放下这本道德经,陈逸朝着在周围不断的转着,这里大部分都是清明两代的印刻本,并无太多的手抄本,同时里面也是夹杂着一些民国一些有价值的古籍。
古籍善本一般是指经过严格校勘,无错字缺字的古代书籍,时代下限,大多确定在乾隆六十年以前,乾隆六十年以后的,则要视该文本的价值来看。
之前他在一些城市的古玩城,也是见过不少的古籍善本,但是唐宋元明等明代的古籍书已是凤毛麟角,难以见到,现在一些正规古玩知所出售的多为清代或者是民国的书籍。
并不是所有的古籍都能称之为善本,在印刷术产生之前,书籍大多都是手写本,把原稿或者是别的书籍认真缮写下来,经过与原文校核无误,就成为善本。
唐代之后,雕版印刷术出现,书籍开始出现了版本概念,不同版本书籍所收录的文献,以及校勘精劣程度各不相同,所以有足本,残本,精本和劣本之分。
古籍善本的时代下限为乾隆六十年,而古籍的话,一般多为鸦片战争开始时的清代末年,在战争之前,华夏的历史算作古代史,战争之后,华夏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以,从这以后的历史都划为近代史。
只不过无论是古籍还是善本的时代下限,都是粗条的,哪怕是辛亥革命之后的民国,如果著作内容或者是印刷形式沿袭之前的古籍而未另起炉灶,一般都可以划做为古籍范围。
当然,善本的话,就要看是否有名人批校,或者是有着极大学术研究价值的古籍。
对于古籍善本的判断。也是有着一些规则可以遵循,就是现在通用的三性,九条,三性便是书籍应具备较高的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以及艺术代表性。至于九条,大多是对于各代书籍是否能划为善本的一些评判。一般都是要求流传较少或者是很少。
道观之中的藏书,大多都是各种道教经典,除了八种基本经典之外,道教的重要经典非常多。心经,丹经,文集,传集,可以说种类非常的繁多。
陈逸不由一笑,不说其他隔间里的藏书,就单单是这一个隔间中的古籍。就足够他看上几年或许还无法领会其中的意思。
现在时间尚早,他决定先在这几个隔间中转一转,然后再拿一些书籍回去观看。
看完了这一个隔间的书架,其大多都是印刻本。其中也不乏一些手抄本,但基本价值也都在十万以下。
陈逸走出这个隔间,在 第 489 章 一些藏品,但是身为一座无法移动的道观,而且道士全部都为出家人,要求在观中居住,自然不可能变成游方道士,观中所能够收藏的,大多应该是以前在此传教的教派留下来的,还有便是来观中悟道或者观赏风景的一些书画家所赠予的。
陈逸观看了一会,决定先用搜宝术,搜出一些价值高的东西,逐一查看观赏,然后顺便再看看其中有无三清观未曾发现的珍贵书籍存在。
他打开鉴定系统,看了看道具栏,现在还剩下十张中级搜宝符,倒是不用担心找不到隐藏的宝贝。
只是中级搜宝符比初级搜宝术所多的不仅仅只是五百年的搜寻年限而已,还有能够找到其中隐藏的宝贝。
如果用初级搜宝术,可能找到的只是这整个藏书室,距今五百年内价值最高的东西,但是用中级搜宝符,却是可以找到隐藏在某一件物品中,并不是所有物品中最高价值的东西。
在现在情况之下,自然是要用搜宝术,看看附近五十米内,距今五百年,所存在的最高价值的东西是何物。
在鉴定系统中用了一次搜宝术,陈逸看着一道金光从身体中窜出,然后化做了一只金色的搜宝鼠,来到了地面上,搜宝鼠朝着周围嗅了嗅,却是欢快的叫了两声,似乎呆在这一处满是古物的环境下,十分的开心。
看到这一幕,陈逸不由一笑,果然是搜宝鼠,跟那悟真老道长的情形一样,一个是嗜茶如命,一个是嗜宝如命。
很快,这只搜宝鼠似乎找到了目标,然后向陈逸招了招手,朝着后面一蹦一跳的跑了过去。
陈逸看着这搜宝鼠一直向着跑着,没有任何转弯的意思,他不禁有些担心,这附近五十米内,距今五百年,价值最高的东西,该不会被放在后面两间封闭起来的石室中吧。
很快,搜宝鼠出了第五个隔间,向着第六个隔间而出,陈逸拿着牌子,向看守的道士展示了一下,然后装做一副游览的模样,缓步跟在搜宝鼠的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