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挺生是个得过且过的人,但并不是说对任何事情都糊涂。
比方说对钱,要是他一个哈佛经济系的才子,连钱都弄不清楚,他还能干什么?
当然,热衷于钱财,这并不是一个好现象,尤其对于有理想,有文化,有追求的青年学者来说,更需要批判。但也要分情况和对象。要是针对恶霸军阀,让对方出血,大出血,那是惩恶扬善,为受苦受难的老百姓出了一口恶气。
随着他对李厚基的不断深入了解。
心头还有那么一丝微弱的几乎无法辨别的浩然正气的卫挺生,也不禁对李厚基的为人大为鄙夷。这都是什么人啊!一个封疆大吏,连气结都丢的干干净净的,国家还有什么指望?民族还有什么希望?
“要对付他,狠狠的对付他!”
卫挺生对李厚基的无耻表现出义愤填膺的时候,作为李厚基的谈判代表,福建督军府的参议,混成旅的一个旅长,也抵达了上海。其实李厚基也来了,但作为福建督军,他的身份不适合公开,只能住在他在上海的别墅里,而这栋别墅还是登记在他的小舅子的名下。
仅仅是李厚基的传声筒,两个出面谈判的代表面面相觑,刚才两人在李厚基的房内,感受到了领导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提点,不过两人听着都是一头雾水。
倒不是李厚基说话水平不够,连想说的意思都表达不清楚。
主要是李厚基的心思太让两人为难,眼看明天就要和约定的对方在宁波会馆谈判,但眼下的情况是,李厚基给他制定的谈判章程太难办。
归纳起来,中心思想就三点:有理、有利、有节。
具体落实到实处。则扩展为,要两人一定要确保,花小钱,办大事;每一块银元都要落实到实处;最好就是不花钱。就能把事办成。
两人在走廊里。偷偷看了一眼大帅的房间门口。刚刚请来的长三娘子被送进了房间,房间内外既然不同。房间内。李厚基老眼桃花;房间外,两个‘苦逼’的手下,不知该如何相处。
“这大帅的意思?”
“我也猜不透,要么是大帅还想着要试探一二。要么……”
“哎,走一步看一步吧?”
“看来我等也要照做打算,万一……”
“兄台禁言。”
说话的这位单单不能说,李厚基的脑子坏掉了。打败仗的是李厚基,想要谈判的也是他,最后啥都不想出的也是这位。难道说,他真把自己当成真命天子了?
自从李厚基在前线溃败之后。一回到福建,李厚基就大肆招兵买马。
但是新兵训练,没有半年的时间,哪里有什么战斗力可言。刚进军营的士兵。连站都站不好,行军都无法指望,更不要说上战场打仗了。这种形势下,玩意要是曹锟派一支部队进入福建,还有李厚基什么事?
说不定,投在新兵训练上的钱,都要便宜了后来者。
两人在走廊尽头分别,却都低头苦想,颇感身上的胆子深重,难以解决。
第 672 章 散地,直接从北方购买煤炭,将来的铁路,港口不都用得着么?”
王学谦暗暗吃惊,这商人真是无孔不入,虞洽卿竟然一眼能够看出宁波在能源上的缺陷。不过虞洽卿的投机生意,确实能够解决宁波将来发展的短板。
“这是好事啊!难道朱伯伯就没有给您优惠?”
虞洽卿搓着双手,赫然道:“主要是他不给我贷款,说我负债过高,不利于资本的长期运作,这不是瞎扯淡吗?”
王学谦愕然,原来眼前这位想的是这个念头,估计要码头也是先用再给钱,这等好事哪里轮的上他啊!再说了,宁波城最近的发展,都要靠着码头,铁路站周边的土地出让获得财政资金,朱葆三会答应虞洽卿的要求真是见鬼了。
王学谦建议道:“虞叔,既然自有资金不足,就没有想过通过发行股份,把部分的股份让出去,从而获得融资资金?”
虞洽卿脸色一变,支支吾吾道:“为叔还是自己想想办法吧?”
等到虞洽卿一副遇人不淑的样子走了,卫挺生这才笑出声来,对王学谦道:“虞老板也真够可以的,自己开着银行,却要去别的银行贷款,都快成精了。”
王学谦也不太好评判虞洽卿的为人,不过有一点他是知道的,四明银行最近投资实体经济的力度很大,估计四明银行也无法一下子筹备足够的资金,不仅要副船舶的尾款,北方的煤矿也要入股,都是一大笔钱。
而虞洽卿的资本构成不同于朱葆三,两人在经济上的实力差距很大,因为虞洽卿手中的实体经济几乎没有。现金一旦不足,只要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引起连锁反应。
陈布雷敲门进来的时候,两人正在闲聊。
“先生,卫博士,福建督军府的谈判代表已经到了。”
(明天就是国庆,提前祝愿兄弟们,节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