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天下为师

+A -A



  这一顿饭吃到最后,除了萧天元,其他两个人都是吃得一副心不在焉,心事重重。

  萧幽若自是为自己心中,突然冒出了那种奇异感觉而发呆;中年人则是要为萧天元的未来,为他和萧幽若的未来,好好思考一番。

  不过目前看起来,他应该不会有所行动,估计他是要顺其自然发展了。

  “好了,我吃饱了。师父、幽若,要是没什么其他的事情的话,我就先走了,下午夫子可是说过,有新内容要教授呢。”

  萧天元倒是想这样就走人了,见中年人没说什么,萧幽若自是没有开口。

  有这样一位长辈在,萧幽若自是不好表现地太过明显,女孩子该有的矜持还是让她选择了闭口不言。

  一切就在不言中吧,只是不知道自己这份情,是否表错意。

  萧天元原本想多聊聊的,可是早上实在耽搁了太多时间。加上自己离开了书楼后,对于夫子的教学越加好奇。

  所以才会忍不住地想提前见识一下。

  不过,他也觉得这样做有些不大合规矩,也只能抱歉地离开。

  “贵侄女,不用理他这块木头,他虽然有时看起来很精明,在有些事情上却是有点迟钝的。我见你先前也没怎么动筷,要不再让厨房在做一份可口的饭菜?”

  这确实中年人在这里开始打圆场了,不过心底还是忍不住的埋汰了萧天元几句。

  “你说你这是怎么回事,就这样排着屁股走人,留下我们两个人多尴尬啊。”

  萧幽若见也感觉到彼此间的尴尬,原来自己的一切还是被中年人看在眼里的。不过想来,他也不会透露太多,随便在外大放厥词。

  没了萧天元,两人自是没有了吃饭的心情。

  萧幽若也适时地说道:“不用麻烦张伯了,我觉得今天的饭菜挺好的。反正今后还要常来,也不差这一刻时间。要是张伯没有其他的事情,幽若这也是要离席上课去了。”

  萧幽若还是得体的说道,一副淑女风范。

  “既然小侄女吃饱了去上课,那我也不耽搁了。只是这萧天元这孩子,倒是不那么听话,你以后也就多担待点。”

  这话却是说得有些太过了,不过萧幽若想到,自己眼前这人,也是出于一片关心,心底也释然了。

  此时的萧天元,正坐在书楼的三层阁楼里,

  这次二位夫子,却是一脸的严肃,萧天元能够感受到整个阁楼之内气氛的压抑。

  “天元,昨天一番考验,我们已经深表认同。所以我们两个估摸着,接下来要教授你的学问,却是在书本之外。”说话的正是萧世泽。

  萧天元谦虚地问道:“书本之外?学生愚钝,还请夫子解惑。”

  “不错,真是在书本之外。我们已经发现,单纯的书本知识,你已经勉强算是到了登堂入室的地步,也可以算是一学问家。”

  见到自己的努力,能够被二位夫子承认,萧天元的心底还是涌过一丝自豪和欣喜。

  “这一切都是二位夫子教导有方。”

  萧世泽也不说话,倒是孔尚礼接着说道:“虽然如此,这课本知识也是不能落下的。你可知,你虽然书本知识过硬,却是还有一个致命的缺陷?”

  萧天元虽然隐隐知道,二位夫子所说内容具体指什么,不过他也不敢确定。干脆做了光脚的,一副悉听尊便的意思。

  “还请夫子指正。”

  “你目前最大的缺陷,便是缺乏书本之外的知识。具体说来便是缺乏实践,缺乏相应的人生阅历等等。”

  萧天元却是迟疑的说道:“只是这书本之外的知识,没有长时间的积累,想来也不可能能有所领悟吧?”

  “你说的也有道理,不过我么二人却是找到一条取巧的途径。加上你今后的历练和游历,也能不断丰富自身。”

  “还请夫子言明。”

  “这方法说来也简单,那便是把我们二人的所见所闻,通过一定的形式,以哲思的方式讲授与你。这样,暂时你也可以学到许多书本之外的知识。”

  萧天元知道,二位夫子作为当世的大儒,年青时候,倒是游历过天元大陆众多地域。这一路的见闻,各地的风土人情,想来也是烂熟于心。

  加上二位夫子拥有大智慧,对于这些习以为常的事情,定会有异于常人的见解和看法。

  正是这些看法,将会为萧天元打开另一条通道。

  这便是二位夫子所说的,书本之外的学问。

  “天元,你要知道,这书本内和书本外的知识,是有着的差别的,甚至有时二者是直接相左。这时候,就要我们依靠自己的只会和经验,来形成自己的认识判断了。

  举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就拿秦皇盛世来说。书本中往往记载的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可是真正在现实中,在书本之外,在普通人的生活里。却并不像书中记载的那样,依旧有许多的窃贼,依旧有众多的不平事。

  书中说“君君臣臣子字,而现实中,也并不是所有的君主都是贤明的,所有的臣子都上下一心。这书里书外的世界,便有着如此的差异。”

  萧天元却是直接开口道:“那敢问二位夫子,自己除了以书本知识为基础,以二位的亲身经历为蓝本,还要怎样做呢?”

  “你这个问题,可以直接用五个字来回答,那便是‘以天下为师’。”

  “以天下为师?”萧天元一脸的迷惑。

  “正是以天下为师,换句话来说,便是不仅仅以师为师,而是以人为师,以凡俗人世生活为师,以天地自然为师!”

  说道这里,老人却是有些缅怀,“这一番道理,也是我后来领悟出来的。这里倒是有个故事,很能说明问题,说不定也能对你有所启发。”

  “弟子愿闻其详。”萧天元诚恳地回答道。

  “这故事说得是一个学者和一位智者。

  话说有一日,学者遇见了一位智者。他向智者提了一个问题:“我自幼就勤奋好学,青年时代又四处遍求名师,而你既无家学渊源,又无名师指点,为什么我的学问就是不如你呢?为什么你谁也不用研究,而我却只能研究你呢?”

  智者听完,却是微微一笑说:“谁说我没有老师?恰恰相反,我有老师,我的任何一位老师来头都比你的老师来头大。你以师为师,我却是以人为师,以天地为师,你的学问当然不如我了。

  正因为此,我成了一个被别人研究的人,而你劳苦终生,充其量也只能是个研究别人的人。”

  说完,老人却是用那智慧的双眼,打量着萧天元。

我要报错】【 推荐本书
推荐阅读:
风起天元 第八十一章 天下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