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过年

+A -A

  十二月三十,阿婆居然早早起来了,拄着拐杖在屋子里走来走去,两眼炯炯,看着阿妈和大姐忙碌。阿妈笑着说:“阿妈,今天你的精神还不错。”“是啊,我也觉得身上爽朗了好多,走起路来腿上也有力气。”阿婆笑着。

  鱼前两天已经炸好了,放在一个食篮里,吊在屋顶梁柱垂下的一个铁钩上。我常常仰起头,望着篮子,想着里面的炸鱼。刚刚炸好时,吃过几块,可是还想吃。

  阿爸早早淘好糯米和粘米,去安和伯家里的碾米房打好了米粉,准备做饺子。阿妈炒好了黄豆,用量米的竹升来回碾着,把它们的外皮碾脱,把黄豆碾碎。一屋子炒豆的香味。

  “志英,你小心身子,别累着。”阿婆说。她一直静静地盯着阿妈的肚子。

  “没事,还要十几天才生呢,早着。”阿妈抹把额头上的汗,又低着头去碾。

  大姐在洗花生米。花生米也是早早炒熟碾过了的,大姐把它们连簸箕浸在水里,一荡一荡的,花生淡红色的外皮浮起来一层,大姐伸出手捞到旁边的垃圾斗里。还有一些炒得不够熟的,皮褪不掉,大姐用手一颗颗剥掉,她指甲长长的,剥得可真快。旁边还晾着一小盆煮得半熟的糯米。

  “凤飞,绿豆煮熟了的,放凉水里泡一下,等等也把豆皮搓掉。”

  “知道啦。安和伯家做的饺子老规矩,还是糯米黄豆馅的,就多了虾仁,那虾仁可大啦,都是平日捞的虾仁挑大个存下的。安旺伯他们家的最厉害,除了虾仁,还有香菇、鸡肉,特别特别的香。”大姐兴致勃勃地说。

  “一家有一家的衣食,你跟人家比什么?”阿妈淡淡地说。

  “以后,等我大了,要做全村最好吃的饺子!”大姐宣布。

  “哈哈哈,带娣,好不好吃不在于材料,在于手艺,你阿妈做的饺子就是全村最好吃的饺子啊,不软不硬,不咸不淡,全村公认的。”阿婆笑着说。

  阿妈有些惊奇地看看阿婆,说:“阿妈今天好兴致!我嫁入谢家十年,难得听到阿妈赞赏一句。”

  “你的意思是我这个老太婆太刻薄了?”阿婆假装生气。

  “当然不是,不过以后要是天天这样表扬,我的脸都红过关公了!”阿妈笑笑。

  “平心而论,你这样的媳妇真是难找,以前缺衣少食的不曾埋怨过半句,我如何折腾无礼也不曾顶撞过半句,全村也找不到一个这样的好媳妇。”阿婆笑笑。

  “唉呀,你们看,阿婆今天真的很不一样,刚才说我做饺子的手艺全村第一,现在一下子升级到是全村第一的好媳妇了。”阿妈笑着跟我们说。“过年了,这样哄我开心,真比拿红包还高兴。阿妈,要是晚上你再给我大红包,我肯定更高兴,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嘛。”

  阿婆呵呵地笑。

  我看着面前的人,有些奇怪,家里的气氛从来没有这么融洽过。

  要是以后天天都这样,多好!可是好像不能天天过年吧。

  阿爸在厨房里煮好了米浆,在大簸箕里搓粉团。阿妈碾好了黄豆,去将阿爸赶出来:“去去去,你搓的粉团不成样子。”阿爸傻傻地笑:“你小心些,别太用力。”

  “安兆,过来陪我说会儿话,我有事情要交代你。”阿婆把阿爸叫了过去,不住的低声说什么耳环首饰之类,阿爸摇摇头又点点头,

  “凤飞、四狗,小舅送鱼来了!”门外响起了小舅洪亮的声音。

  全家一片静寂,没人出声。阿婆怔怔地站着。

  “凤飞!傻仔!”小舅侧着身子走进来了,双手提着沉甸甸的一个大篮子,看到我阿爸,惊喜地说:“姐夫,你真的回来了啊。我早上还跟我妈打赌,看你们回来没有。阿妈就说肯定回来,有谁会在外面过年啊,不管千里万里都赶回来呢。我姐还好吧。这鱼昨晚才网的,阿妈说这样新鲜,猜你们也回来了,叫我早早给你们送过来。阿妈常常说,四狗那个馋猫,前世肯定是属猫的,就喜欢鱼虾,笑死我们,这次让他吃个够。”

  他连珠炮似的说了一大堆,满屋子人依旧没有出声,一个个如庙里的菩萨。我也不敢开口。

  “你们怎么啦?凤丽跟四狗呢?”小舅放下篮子,嘴唇开始颤抖,“不会是两个一起给车撞了吧?”

  “不是。”阿爸开口说。

  小舅拍拍胸口,松了一口气:“吓死我,没事就好。”

  大姐哗啦一声,坐在地上大哭起来。她一哭,阿婆转身就往房间里走。

  小舅手足无措,看着我们,不知道说什么好。

  “四狗已经不在了。”阿爸说。

  “怎么可能?”小舅一声怒吼,“上次我们来砍甘蔗他还好端端的,怎么就不在了?”

  “小弟,你别气,四狗是不在了,拉肚子死的,也就前几天的事情。”阿妈轻声说。

  小舅瞪着我们半晌不说话,突然坐在地,捂住脸嚎起来:“四狗!我怎么回去跟阿妈开口说啊!我怎么跟她交代啊!你们怎么没有赶紧送他去看医生?拉肚子都拉死人!”阿爸赶紧去拉他,拉不起来。

  阿婆突然又走出来,一摔拐杖,直接扑在地上,给小舅连连磕头:“是我老太婆对不起你们外家,是我没有看好四狗!都是我的错!”

  “哎呀,阿妈你这是干吗?别吓到他!”阿爸赶紧去搀起阿婆,小舅忙不迭跳起来,躲到阿妈旁边,手足无措。

  “阿妈,你这是干什么?生死有命,不是你想四狗怎样就怎样的,别这样来吓我们,我又没有怪过你。我阿妈也不会怪你的,谁都知道你把四狗当心肝宝贝,四狗没了你不是更伤心。”阿妈劝道。

  小舅抹了把泪水:“阿婆,你节哀,我先回去。大姐姐夫,我先回去。”

  “你不要跟阿妈说吧,要不年夜饭都吃不好了!”阿妈叮嘱他。

  “你保重,过了年我过来看你。带猪脚醋过来,阿妈已经帮你起好猪脚醋煲了,天天烧火熬呢。”小舅踩着自行车飞快走了,远远还可以看到他的肩头一抽一抽的。

  屋子里一片灰暗。阿婆呆呆地站着。

  阿妈伸头看看篮子里的鱼:“阿妈,这鱼真不少,等做好饺子我们来剖开晒鱼干吧。”

  阿婆如梦初醒:“哦,你们做饺子,我来剖,我来剖。”

  “我来吧,阿妈你先去睡一下。凤飞,不许再掉眼泪,再惹大家伤心我吊你上竹篙!”阿爸说,扶着阿婆进去了。

  阿妈搓粉团,有气无力的,搓一下停一下,眼睛不知道望着哪里。

  外面有萝卜韭菜的味道飘进来,我喊:“阿妈,晚上的煮饺子我要吃萝卜韭菜馅的,还要吃芥菜包!”

  阿妈愣愣的看着我:“你刚才说什么?吃椰丝馅的?我今年没有买椰丝。”

  “我是要吃萝卜韭菜馅的水饺!”我冲着她喊。

  “好好好,我做给四狗吃哈,四狗乖。”阿妈说着,继续搓粉团。

  我心里酸酸的,转身走出厨房。

  过了一会儿,阿妈大姐开始包干饺,往饺子皮舀上花生黄豆绿豆糯米混成的馅,捏合,团成一团,按进一个寿桃型的饺模,用手指团团在边上压平,反过来一磕,一个寿桃型的饺子就出来了,正面朝上搁到一张波罗蜜的绿叶上。没一会儿,她们已经做了十几个排在簸箕上。

  “阿妈,我也来!”我看了眼馋。

  “你做什么饺子!去,蒸熟了我自然叫你,去帮你阿爸贴对联门神挥春去。”阿妈笑。

  我跑出门外,阿爸正在贴门神,我大笑:“阿爸,你贴反门神了!”

  “你个傻仔,又不认识字的,你懂什么!”阿爸骂道,后退几步,“咦,还真的是贴反了。还好,你早早发现,要是已经拜了神就迟了,给人笑死,不撕掉就给门神天天砍,撕掉又衰足一年!”

  我们家的门神向来是文丞魏徵,武尉秦琼的,他们的兵器一定要持着在门边两侧,这样才能保佑家里人,将入屋的鬼怪砍杀,这是阿爸以前经常提起的,还笑人家神差鬼使贴错门神。结果这次他自己倒将两个门神贴反了,兵器全部对准门中间的门缝,真的要砍自家人了。

  这个年,大家都过得心不在焉的。

  贴完门神,阿爸上梯子贴对联,叫我看是否歪斜,然后下来将对联大大声念了一遍:“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横额是不变的“迎春”。

  “傻仔,贴挥春去。”阿爸高兴地抱出一堆挥春。

  挥春是一尺左右的红纸,印满莲花、蝙蝠、鸳鸯、如意、喜鹊登枝等吉祥图案,中央是“迎春接福”、“五谷丰登”、“丁财两旺”、“五味馨香”、“六畜兴旺”、“五谷轮回“、“人寿年丰”、“五福临门”之类的吉利话,过年时贴在门楣上,一般正门、院门贴五张,房间、厨房、柴房和猪圈门上贴三张。据说很久以前有人整蛊不识字的阿生伯,教他在厕所贴上了“五味馨香”,在自己房间贴上了“六畜兴旺”,在厨房倒贴上了“五谷轮回”,第二天差点没有把拜年的人活活笑死。

  我矮,也不识字,所贴的不是在房门上的,而是挥春剪成的小纸片,贴在自己家的大件财物上的,比如床、衣柜、桌子、椅子、谷缸、谷囤、水缸、自行车、竹、木、牛等。贴挥春是最有满足感的,可以一件件数自己家里的财物。要是牛生一头小牛出来就好了,明年可以在小牛腿上贴挥春。

  我贴完了家里的,按阿爸的吩咐拿着浆糊和一把小纸片去旧屋跟树林里贴。

  “傻仔,快点回来哦,我们蒸饺子了,等一会儿新鲜滚**,吃着才过瘾!”大姐喊。

  “知道啦。”我飞快往旧屋跑。

  “傻仔,新衣服啊。”有人夸我的新蓝棉袄。

  我嘻嘻地笑。

  贴完,想着新鲜出炉的饺子,我赶紧往家里跑,路上已经看到有小孩子拿着饺子撕波罗蜜的叶子了,浓郁的馅香与叶子的清香就像两只手不住地扒着我的喉咙。

  回到家里,家里一团乱糟糟的,鸡飞狗跳。原来是阿婆出来吃饺子的时候突然一摔,昏迷不醒了,灌糖水、掐人中、按虎口都没有反应。“快点去请医生吧。”阿妈急急地说。

  阿爸跑出几步,回头看看阿婆,推出自行车,踩着跑掉了。

  请来的是上塘背的老中医,按了阿婆的脉搏,沉吟了好一阵子,说:“送去祠堂吧。”我们这里的老人从来不死在家里头的,奄奄一息时就要送出祠堂,免得死在家里吓倒后辈。说送去祠堂,肯定是没有救了。

  阿爸一个踉跄,撞上后面的墙:“就摔一下要送祠堂了吗?求求你,下些功夫,要多少钱就多少钱。”

  “我开些羚羊角,你研了粉煮水喂喂看,如果灌得下去可以拖久一些,灌不下去左右就这几天了。”老中医说。

  羚羊角水灌不下去,都从嘴角流出来了。

  阿爸哀哀地哭。闻声赶来的阿友伯他们劝:“送去祠堂吧。志英这样子,别留着这里以后惊吓了她。”

  于是,阿婆瘦小的身子给被子裹着,放在拆下的房门上,送去我们水井头这一支的小祠堂了。

  鞭炮声此起彼伏,小孩子跑来跑去,到处是欢声笑语。我们一家在小祠堂里守着大口大口喘气的阿婆,在昏暗的油灯下度过了难忘的除夕。

我要报错】【 推荐本书
推荐阅读:
给我一个死亡的理由 第二十二章 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