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禄的话很专业,这里头牵涉到的是造船的知识。
而事实上,他的话是对的,船只的建造其实并非是想当然,不是说你想造得有多大就有多大,否则大家又何必要比这船只的大小?
其实大家都隐隐觉得胡禄的话说得对,再加上这胡禄说得又十分笃定,当着众人的面自信满满,因此不少人开始狐疑了。
比如那些一向见风使舵的藩国使节,此时就露出了狐疑之色。
其余人的面色各不相同,各有千秋。朱棣忍不住皱皱眉,他倒是并不相信郝风楼欺君罔上,只是对这可恨的胡禄很是气恼。
胡禄笑了,继续道:“造船首要额,就是铺设龙骨,这龙骨干系的便是整艘船的牢固,龙骨乃是用坚木铺设,可是木头终究是有它的极限,铺开的越大,各处关节就越多,关节越多……”
他所说的造船问题很是细致,而且极为精准,龙骨确实是关系着整艘船抗风暴的能力,而以现如今的技术水平,这些木制的龙骨毕竟承受能力有限,问题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船越大,龙骨也就越大,因此就需要更多木头拼接一起,拼接得越多,可能出现的问题也就越多,毕竟这时代并没有无缝对接的技术,多一次拼接,这龙骨的可靠性就越低。
至于 第 424 章 即便不懂其他舰船知识,可是这海水腐蚀钢铁的可怕之处却总是知道,于是不少人暗暗偷笑起来。
那些文武百官,有的人心中窃喜,也有人脸色凝重,觉得有些不像话,无论你郝风楼从哪儿得来的船,可是你这家伙说出这样的话来,实在是大失朝廷体面,徒惹人笑话。
郝风楼却是叹口气道:“你说的很有道理,寻常的碳钢当然是容易遭海水腐蚀,可是你却不知道,这世上炼钢之法不只是一种,若是在钢中添加一些其他原料,便可使它耐住海水,况且龙骨搭建之后,我还命人在这龙骨之上刷上了一层油漆,再命人用油布死死包裹,这龙骨想要腐蚀,只怕不易。”
郝风楼当然不指望这些人会相信自己的话,他也不可能将这种耐海水的钢材方子公布于众,这自然是大明造船的杀手锏,一旦可以用钢材来造船,这绝对是跨越时代的进步,想想看,假若从前的木制龙骨能够承受一百斤的力量,而现在的钢材却可承受八百一千斤,单凭这个,对于一种海船的稳定性和寿命来说就是一个飞跃。
至于耐海水的钢材,郝风楼倒是略知一些,碳钢的耐蚀性能低,为提高其耐蚀性,后世在钢中添加少量的铬、镍、磷、铜、铝、钼和锰等金属,便可使刚才耐海水腐蚀。不过郝风楼的记忆并不清晰,对于碳钢的耐蚀性能低,为提高其耐蚀性,在钢中添加少量的铬、镍、磷等矿物的开采和提炼也是知之不详。不过他有一个很笨的办法,就是神武造作局开建之后,他便专门的组织了一批铁匠,让他们进行琢磨。
这些人并不负责任何生产,每日要做的就是进行各种钢铁熔炼的实验,这里头牵涉到的不只是寻常的碳钢,郝风楼甚至鼓励他们去开采各种的矿石,再将这些矿石掺入钢水之中,而后记录下数据,比如尝试他们的强度、韧性,甚至于将它们浸泡于水或者海水之中,查看它们的抗腐蚀性。
这些匠人们长年累月的,不知实验了多少次,看上去好像是折腾,而且也确实让造作局破费不少,可是收益也是巨大,一方面,炼钢的技艺在这种人的努力之下得到了几次改进,与此同时,各种稀奇古怪的‘特种’刚才也应运而生,比如这种抗海水腐蚀性的钢材,造作局那边就有好几种数据,最后郝风楼拿定了一个最佳的方案,通过试制,最终才用在龙骨上头。
这种钢材等同于秘方,如今便捏在郝风楼的手里,而作用在海防船厂所产生的舰船上,极大地提高了船的强度。
郝风楼笑吟吟地继续道:“如若不信,胡先生大可登船去看,其实胡先生只想到了腐蚀,却不曾想到用钢铁做龙骨还有一个问题,钢铁沉重,若是所用的钢料太多,这海船就不容易浮起了。钢材毕竟比木料要沉重,若是用寻常的钢材,这龙骨就已比一艘大船还要重,到时下水,如何装载货物和人手?以眼下的钢材,当然做不到这些,所以海防的船坞为此专门设计了龙骨用钢,在尽量减少钢料的同时,最大地增强钢材的强度。这造船选料最是关键,可笑的并不是我,而是你们,抱守残缺,还自以为是,胡先生,现在你死心了么?”
胡禄一时之间有点不甘心,可是郝风楼一副任你登船参观的样子,却让他反倒有点生疑了。
这时,郝风楼厉声道:“纳赛尔!今日本侯抵京,本是喜事,可是你既然非要撞上来,正好本侯这里有一笔却是要和你算算。”
胡禄不及多想,脸色一变,道:“你待如何?”
郝风楼冷笑道:“敢问你此番出使奉的是谁的授意?是你们国主,还是大食的文武官吏?”
这个状况太突然,以至于胡禄一时间有些慌了:“这……”
………………………………………………………………………………………………………………………………………………………………
谢谢各位的月票支持,这个月还有不到四天的时间,希望大家再给老虎加把劲,老虎在此感谢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