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书房谈话
李恪出了甘泉宫,懵懵懂懂的回到汉王府,将自己关书房沉默不语。马周等人对李恪的举动感到不安,他们轮流来劝解他,李恪都闭门不出,让他们无功而返。后就是他为敬佩的老师岑本来劝解他时,他都闭门不开,不予理睬。
王府上下对李恪的这种反常表现的束手无策,如果说他跟大家脾气,泄一番将心的愤怒和不满倒是不会出么大事。反而这样不言不语的沉默往往会让一个人陷入疯狂当而不能自拔。所以王府上下对他的反常举动束手无策,都一副愁眉不展的样子。
聚义殿,汉王党的心腹除了还漠北的苏定方和灵州养伤的陈其,其余人都。尚书仆射封德彝,大理寺少卿孙伏伽,王府长史褚遂良,秘书郎岑本,长安县县令邓同达,长安县总捕头左翼,五虎,马周,许敬宗,刘仁轨齐聚一堂,大家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该怎么解决李恪现的问题。
十天前,李世民下旨将候若依许配给太子李承乾的时候,马周和许敬宗就分析出了其的厉害关系。他们知道不管对方用了什么方法让皇上将跟汉王交好的候若依许配了太子李承乾,但其人的用心就是打击汉王李恪。
可以说这个人对汉王的性格了如指掌,他断定汉王肯定会为了候若依劝谏皇上收回成命。到时候皇上会怎么看待汉王李恪呢?李承乾是他的大哥,阻止大哥的婚事,抢兄长的女人。这让一向标榜兄弟友爱和睦的皇上肯定会龙颜大怒。如此一来,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呢?马周和许敬宗想到这里,不由佩服起此人对于圣意的揣摩和利用。
候若依跟李承乾有媒妁已成事实,圣旨已下,岂能收回,所以汉王李恪劝谏皇上的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让皇上大怒,然后失宠,失去皇上对他的信任。不但皇上面前失宠,而且,汉王阻止大哥的婚约,抢兄长的女人这样的事情要是传出去的话,朝大臣会怎么看汉王,长安姓会怎么看汉王,天下读书人会怎么看汉王,大唐姓会怎么看汉王?朝堂上党派林立,谁愿意相信汉王而不尊朝廷圣旨?天下姓岂能因为汉王的一句解释就妄论圣旨的不是?所以,就这变相的将汉王推到了天下姓的对立面,让他成为了一个阻止大哥婚约,抢劫兄长妻子的十恶不赦的人。如此一来,汉王的突厥之行对他而言也就成了无用之功。
马周和许敬宗从李世民下的旨意分析出了这些东西,所以他们便决定将这件事情封口,不让身受风寒归来的李恪知道。所以,便有李恪回府养伤期间对此事一无所知的现象。然而,这件事情做起来不容易,他们必须要征得一个人同意,这个人就是杨妃。
千秋殿日夜思念自己儿子的杨妃听完马周和许敬宗的分析之后明白让李恪知道这件事情的后果,便同意了马周和许敬宗的建议。杨妃的默许下,马周和许敬宗就决定暂时不让李恪知道关于圣旨的事情,让他府养病,等到他病情好了之后循序渐进的告诉他实情。到时候李恪至少不会像这样突然间受到致命的打击。
然而,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这样关键而敏感的时期,候若依还会来汉王府找李恪,并把这件事情告诉了他。所以,李恪执意要进宫劝谏李世民的时候,他们就知道事情展到了这个地步,已经难以挽回他的结局。所以,两人李恪走了之后就迅速的召集了汉王府的心腹成员,想让大家事情还没有闹大之前就想出一个解决的办法。
然而,众人讨论了半天都没有得出什么有效的结果。等到李恪回府,自己将自己关书房,他们便开始担心李恪,反而将如何处理这件事情放了一边。
封德彝见众人都想不出一个什么好办法,后只能无奈的道,“如此,就只有去宫里请杨妃娘娘了,也只有他才能劝解和开导殿下。”
“杨妃娘娘有病身,如此天寒地冻的宫里宫外来回行走,恐怕会让她病情加重?到时候皇上怪罪下来……”邓同达迟疑道。
“这都到什么时候了?你还想着皇上怪罪下来的事情,现重要的就是怎么样才能让殿下从这件事情解脱出来。”封德彝怒道,“至于以后皇上怪罪下来,就由老夫帮你们顶着。”
封德彝说完话,环视了众人一眼,见大家都没有异议,都表示赞同,就对身边的马周道,“宾王,你火速进宫一趟,将殿下的事情告诉娘娘,多余的话不用说,娘娘自然能够明白该怎么做。”
“封仆射请放心,微臣这就进宫。”马周一拱手,然后快步离开聚义殿,消失众人的视线。
马周离开不久,约莫过了两柱香的时间,杨妃就从皇宫匆匆赶到了汉王府。因为思念李恪而重病床的杨妃李恪回来之后病情有了好转,恢复的速很快。此时,虽然脸上还略有憔悴,但掩饰不了她的雍容华贵。虽然,脸上布满对李恪的担忧之情,但身为前朝公主,如今大唐的贵妃娘娘的她依然有着几分母仪天下的气,让聚义殿的众人折服不已。
“微臣参见贵妃娘娘。”众人给杨妃施礼。
“平身。”杨妃封德彝还没有跪地施礼前将他扶起,对于这个两朝重臣,杨妃极为看重,李恪势单力薄的时候,他能够挺身而出,力挺李恪,就这点就值得自己对他要礼遇三分。
“殿下书房,娘娘请。”封德彝知道杨妃时间有限,便马周等人的陪护下来到了书房门外。
“咚咚。”杨妃以前身边的侍女,如今服侍李恪的兰儿敲门,“殿下开门啊,娘娘来看你了。”
“恪儿,是母妃,快把门打开。”杨妃神情紧张的说道。
半响,“吱呀”一声,书房的门推开,李恪神情失落的走了出来,此时他哪有半分昔日汉王的气,要不是穿着华丽,憔悴的样子跟饥寒交逼的饥民没什么区别。
“母妃?”李恪对杨妃的突然造访很吃惊,他看到雪花纷飞的屋外,脸上被冻的有些煞白的杨妃,然后他突然“扑通”一声,跪杨妃面前,“儿臣不孝,时常让母妃担忧,还让母妃如此天寒地冻的时候来到府上劝导儿臣,还请母妃治罪。”
杨妃不顾身边众人的看待,将一脸憔悴的李恪揽到怀里,“恪儿,是母妃不好,让你受苦啦。”然后,兰儿的服侍下,杨妃和李恪两人进了书房。
封德彝知道杨妃和李恪母子有很多重要的话要谈,便吩咐刘仁轨书房外面派重兵把守。刘仁轨岂能不明白封德彝的意思,所以他调集了黑衣双煞王长和朱童率领数十名黑衣卫将书房四周守护的严严实实。封德彝看到刘仁轨的布置方才满意,然后吩咐众人离开此地,继续到聚义殿商讨如何解决李恪劝谏李世民收回圣旨的事情。
商讨只是一个形式,他们主要还是聚义殿等杨妃的消息,看她是否能够劝导李恪,解开他心的心结,让他能够从这件事情的打击解脱出来。毕竟,李恪已经面见过李世民,肯定已经得到了李世民的回复。他们现还不知道皇上对汉王的态如何,所以一时也拿不准主意该如何行事。所以,只有等待杨妃劝导李恪,然后从李恪嘴里得到皇上的真正态,才能制定相应的对策。
所以,回到聚义殿的众人依旧不说话,沉默的沉默,喝茶的喝茶,气氛很诡异。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聚义殿外的大雪越下越大,就像刻意跟李恪的心情作对一样,让众人等待显得越来越难以沉得住气。
就众人等到快要崩溃的时候,杨妃和李恪终于从书房出来,来到了聚义殿。众人看到杨妃身边神情不再显得沮丧的李恪,心里不由的轻松了不少。
“恪儿已经没什么大碍,大家不用太多担心。”杨妃对众人道。然后,李恪和众人的陪护下出了汉王府。看到杨妃的车架消失雪花漫天的头,李恪方众人的拥簇下来到聚义殿。
“多谢大家对本王的关心,本王现已经没事了。”说到这里,李恪看了众人一眼,继续说道,“至于这件事情,父皇已经下了旨意,本王不会再插手此事。杨老,吩咐下去,备好酒菜,本王要府宴请大家。”李恪吩咐完之后,便头也不回的离开了聚义殿。
“诺。”杨恩李恪离开之后才回过神来,回答道。
而众人的反应跟杨恩差不多,他们都为李恪前后判若两人的表现感到吃惊。同时他们加惊讶杨妃娘娘究竟跟汉王殿下说了什么话?会让刚才还是一副失魂落魄,憔悴不堪的汉王此时会有如此大的变化。
然而,不管杨妃娘娘说了什么话,只要汉王殿下能够从这个沉重的打击解脱出来,对他们来说就是好事。所以,听到李恪府款待自己的时候,他们知道汉王殿下终于解开了心结。所以,心里都高兴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