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在聊什么聊的这么开心!呦,杨哥你回来了!
少辉你等很久了吧!
我们也刚到一会儿。刘泉,你刚说什么鉴定师?
你来的正好杨哥,这位小兄弟想来咱们这当兼职鉴定师,我刚才考了他三件物品,他都答的很棒,说着竖起大拇指。
哎呦,能被刘泉相中的人不多啊,看来小兄弟有本事啊!还没请教尊姓大名?
在下陆浩,杨老板说笑了。
小关,沏壶好茶。
来,里面坐,杨义军高坐在内屋最正中央的椅子上,伙计端来一壶泡好的大红袍茶水。
陆浩也从容的坐下,伸手接过那一杯茶水,香气清爽:”真正的武夷山出来的大红袍。“
真正的大红袍在吸入后,若能闻到幽幽香气的,其香品为上。熟香型的茶以果香以及奶油香为上。清香型的茶以花香及蜜桃香为上。
“那你可知大红袍的来历?”杨义军露出赞许的神色说道,光从陆浩喝茶的样子以及神色就可以断定这个年轻人是茶道高手,现在的年轻人大多是心浮气躁的,难得啊,难得看见这么一个如此心境开阔的年轻人,从品茶就可以窥视一个人的品性。
“明朝洪武十八年,举子丁显上京赴考,路过武夷山时突然得病,腹痛难忍,巧遇天心永乐禅师一和尚,和尚取其所藏茶叶泡与他喝,病痛即止。考中状元之后,前来致谢和尚,问及茶叶出处,得知后脱下大红袍绕茶丛三圈,将其披在茶树上,故得“大红袍”之名。状元用锡罐装取大红袍带回京城。状元回朝后,恰遇皇后得病,百医无效,便取出那罐茶叶献上,皇后饮后身体渐康,皇上大喜,赐红袍一件,命状元亲自前往九龙窠披在茶树上以示龙恩,同时派人看管,采制茶叶悉数进贡,不得私匿。从此,武夷岩茶大红袍就成为专供皇家享受的贡茶,大红袍的盛名也被世人传开。传说每年朝廷派来的官吏身穿大红袍,解袍挂在贡茶的树上,因此被称为大红袍。我说得对吗?”
“完全正确。”杨义军再一次赞誉的说道。
说完杨义军站起来走去书房,没进去几分钟就拿着一件制作精美的瓷器品出来。
陆浩眼尖,说道:“这不是清朝的的牛血红六棱贯耳尊?我记得三年前才出土的,那个时候我父亲很想买一件,没想到前辈先买下来了。”眼眸里有着惊喜的神色。
“先下手为强,我刚好认识那边的人,所以悄悄买下来了。”杨义军眨巴眼睛说道。
这一牛血红六棱贯耳尊,通高46厘米,釉色深红泛紫色,光泽沉着内敛,六棱规制精整,施釉及于底部。
据文献记载,牛血红的瓷器烧成于清康熙年间,是郎窑的杰出成就之一。溯其渊源,则应上推至明代永乐、宣德朝烧制的“鲜红”和“祭红”,这种技艺由于掌握难度极大,因此自明代中期以后便已失传。直到清代康熙年间,单色釉的烧制才取得了重大突破,不仅在蛇皮绿、鳝鱼黄、吉翠、黄斑点诸品种上精品迭现,而且使失传了二百多年的铜红釉恢复了生产。
这里要提及的是清代康熙后期景德镇官窑的著名督窑官郎廷极,在他任内,景德镇御窑厂仿制明代宣德祭红釉烧制成“郎窑红”瓷器,其特点是具有强烈的玻璃光泽、红釉鲜艳夺目,鉴赏家认为其“明如镜,其润如玉,其赤如血”。郎窑红瓷器在施釉时釉层是较厚的,但在1200多摄氏度高温还原气氛下,上部釉汁自然流淌,致使整器下部呈色较上部明显深重,特别是其口沿部分烧成后釉层很薄呈现胎骨,而流釉被圈足外侧二层台所限不超过底足,因此历来就有“脱品垂足郎不流”的说法。
一些权威文献把牛血红和郎窑红分别解说,认为牛血红瓷器“釉层较厚,色泽昏暗,泡沫大又多,釉面有棕眼”,但仍客观地把牛血红归入郎窑红。因此,这件六棱贯耳尊应该属于郎窑红系列的传世单色釉瓷器,在具体特征上又不同于康熙郎窑的制器,呈色上由红泛紫显示雍乾两朝在瓷器烧造技艺上新尝试。静观此器,令人感受到一种“厚德载物”、“紫气东来”的大气和文化积淀,加上自古有“一方抵三圆”精湛之工艺,实为一件难得古瓷珍品。
来,小陆,这算见面礼吧,送给你了。
这可不行,第一次见面怎么能收你这么贵重的东西。
“小陆,我可真羡慕你啊,第一次见到老板就得到这么高级别的赠送。”钟少辉投给陆浩一个微微羡慕的神色。
这老板出手可真阔绰,但是陆浩没有流出一丝惊喜的样子,就好像这一件玉器很不值钱的。
事实上,这血红的牛血红六棱贯耳尊还真的对他没有多大的用处。
真正对他有用处的是那些具有灵气的古玩。每一个真正不是假冒的古玩其实都有一定的灵气,分别在于多或者少而已。毫无疑问的这瓷器没有让陆浩高兴起来。
“如果你喜欢的话,送给你。”陆浩随手就把一个价值十几万的瓷器递给了钟少辉。
钟少辉先是一愣,不可置信,因为陆浩一点都不是开玩笑的神色,这小子到底发什么疯啊,连这种上等的瓷器都不要,这可是杨老板送你的东西,我岂能要了呢。
“小陆,我不能要。这是杨老板送给你的见面礼物。”
刘泉也是有些奇怪的看着陆浩,这个年轻人透着一种令人看不透的谜,他也接触过不少很有才华和傲气的年轻人,自信都可以看懂一下他们的品性,可陆浩还是头一遭看不透。
陆浩看上去就是一个平常的年轻人,可这个年轻人给他的意外是最大的。陆浩不喜欢这件瓷器,是打从心里不喜欢的,从他皱眉的动作就可以看得出。
杨义军也出乎意料看了陆浩足足有三秒钟。
最后,还是钟少辉打破尴尬局面,说道:“老杨,你不是说你有好宝贝吗?我今天特意带了陆浩帮我掌眼。
钟少辉说出这话后,让杨义军有点不可思议,觉得眼前的这年轻人或许真的有自己的一套,看来不能轻视啊!
你们等一下啊,我去去就来。
陆浩把牛血红六棱贯耳尊递给了刘泉。
价值十几万的瓷器就这么给出去了。
让人瞧着都有些心疼了。
刘泉知道老板收藏的古玩其实都可以开一个小的拍卖会了,杨义军有一个专门收藏古玩的密室。
等杨义军出来时手中拿着一把长的青铜古剑,只是因为全身锈迹太多,看上去更像是一根稍扁的铜棍子。之所以还能辨别出是把青铜剑,是因为剑身的绿色铜锈,和前端露出的一块锋利无比的青铜剑刃,露出一公分左右的剑身上还刻画着十分漂亮的花纹。
来你们看看这东西怎么样?这是我前两天收上来的。
陆浩看到此剑时就产生一个疑问,为什么这把青铜剑的全身都成了铜疙瘩,而偏偏会露出一块。
随后钟少辉拿起来仔细端看了一下,而后道:“青铜剑的铸造始于商代时期,那时的剑身一般都非常短小,好像树叶一般,铸造也比较粗糙。春秋晚期到战国初年青铜剑的制作趋于成熟,著名的“越王勾践剑”和“吴王夫差矛”就出现在那个时期,那时的青铜剑剑身已经普遍达到了五六十公分的长度,你这把剑应该有六七十公分的样子,应该也同属由于春秋战国时期。
刘泉也紧接着说到,这青铜剑主要有剑身和剑茎两部分组成,所谓“剑茎”就是剑的把手,也就是剑柄,剑身和剑柄之间的叫做“格”。如果是比较讲究的青铜剑,“格”上应该都有一些装饰,以此表示使用者的身份和地位。这些装饰通常为玉质,所以这种剑也叫“玉首剑”直到西汉以后铁制兵器才完全取代了青铜剑。”
钟少辉继续说道:“你这是把青铜剑没错,不过周身除了露出那么四五分长两分开宽的一点以外,其他地方都已经锈的不成样了,这东西我可真的没办法鉴别,别说规格就算断代都是难事,不过看它的锋利程度应该不错,花纹不详细,剑身上如果有铭文应该是把不错的青铜剑,不过就算有但锈成这副德行也看不到了。”说着,摇摇脑袋,显然是不看好这把青铜剑。让他们一说杨义军也觉得自己收来的东西不值钱了。
但从小顽皮的男生对剑似乎都有一种本能的偏爱,陆浩更是如此。也没想值不值钱,就说杨老板,这剑多少钱?你开个价吧,我从小就喜欢剑。
哈哈,这样啊!我是三万收来的,让他们说的这东西,哎,看在少辉的面子上,你给我三千就行,我交你这朋友。
还不谢谢你杨叔,钟少辉碰碰陆浩说道。
那就谢谢杨叔,帮我圆了小时候的梦想。
说着两人当场交易完成。
之后陆浩走到桌子跟前围着桌上的剑转了两圈后,刚拿起古剑忽然感觉眼睛有异样。
“怎么回事,难道……”一阵惊喜的陆浩赶忙睁大双眼,蓝光将满是铜锈的古剑团团围住,古剑在蓝光的烘托下慢慢悬浮到了空中,铜锈开始一点点的剥落,但并没有掉到地上,而是化为了蓝光,有种被吞噬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