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器风云 第二十三章 三味真火

+A -A

  宇宙浩瀚无垠,其中所蕴含的奥秘,至今无人能够参透。

  而人类生命的奥秘,就算竭尽百代智者的心力,也迄今尚未完全参悟。

  中国道家用五行阴阳之理来解释宇宙,阐示万物的变迁衍化,有其一定的道理,并非玄学。

  老子日:“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天地的阴阳、四时,有其一定的顺序,是万物始终不变,死生循环的根本道理,违反了这种大自然的法则,必然导致灾害丛生,难以收拾。

  例如,一般农家都知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时序变化之理,绝不会在秋冬播种,而想春夏收成,否则种子将会枯死土中,无法生长。

  道家认为天地间有木、土、水、火、金五个要素,万物相生相克,而人体亦符合阴阳五行之理。

  这五种要素循环不息的存在于大宇宙,组成宇宙万物万体,人体是个小宇宙,自然有阴阳五行变化,只要知道五行相生相克之理,修身练气,调和阴阳,则便能百病不生,甚至得道升天。

  古代的练气士精研各种养生长寿之法,修道之人更综合这些功法,衍化成许多的门派,然而无论如何都不脱阴阳五行之理,也就是说在根本的理论根据之下,进行各种方法的养生练气,目的便是健康、长寿、不死。

  这些道家的方法包括导引、练气、胎息、辟谷、食饵以及房中术等等。

  一般的修行人都在导引、练气、胎息、辟谷、食饵上下功夫,认为随着功力的精进,这些程序缺一不可。

  仅有少数的修道人着重于房中术的修练,认为“采阴补阳”或“采阳补阴”是可行之事,于是往往被人视为邪魔歪道。

  导引法渊远流长,连《庄子》一书中都有类似的记载。汉时名医华佗,观动物之动作行为,而首创“五禽术”,便是一种导引法。

  道家修练导引法,称之为“行功”,有别于盘坐练气的“坐功”并且由导引法,延伸出各种不同的武术技击之法。

  至于练气则是一种呼吸吐纳的功夫,吸入新鲜空气,吐出腹中废气,并且凭着意志,导引气息行全身经络,让五脏六腑都能接受充份的氧气,新陈代谢正常。

  道家练气术的最高境界便是三花众顶、五气朝元,认为到了这种练神返虚的境界,神识便能从顶门泥丸宫出,遨游宇宙,俯视山河大地,瞬息千里,来往如电。

  人体有五脏,符合五行,化五气,五气形之于外的为喜怒悲忧恐,存之于内的则是水火土木金。道家认为双肾之间的命门,是藏精之处,故在脐之下三寸处为下丹田,是为地之精。

  “丹”便是真元之气,“丹田”的意思就是指产生真元之气的地方。

  除了下丹田之外,尚有位于咽喉和肚脐之间的中丹田,中丹田的中心是脾,是人之气汇集之处。

  而咽上部位是所谓的上丹田,其中心为脑,是天之神,而玄关之处则为双眉之间。

  所谓玄阔一通,即可解脱生死,便是指的这下丹田凝结的五气,在中丹田之中,结成圣胎,再上升到达上丹田的玄关,便可拔土飞升。

  由于脾在五行中属土,中央戍巳土,故称中土。

  道家以天、地、人三才之数,来解释人体的三处丹田,所谓三花众顶、五气朝元,便是指将人体的精、气、神淬练起来,从下丹田提至中丹田,在该处结成圣胎,然后再上升至上丹田的玄关,便算功成。

  练气,是道家极为重要的一个步骤,它所采取的丹田呼吸法,便是认为深呼吸时可以让气众集在下丹田里,可使人新陈代谢正常,情绪稳定,心气冲和。

  要想达到三花聚顶、五气朝元,练气是最初步的功夫。

  而“胎息”则是由练气之后的第二步。

  早在东晋时,练气士葛洪便曾指出胎息法乃是让呼吸的方法要能做到像在母胎内一样,也就是从后天呼吸法转为先天呼吸法,必须保持吸入之气停留于体内,数数达一百二十秒之后,才可缓缓吐气,以今日的说法,即是闭气两分钟之后,才能吐气。

  而且吐出之气要比吸入之气少,如此才能使精气存于丹田,如果能做到吸入一口气,数数从一到一千再开始吐气,便完成了胎息之功,便能永保青春,返老还童,奠定练气的第二步基础。

  气聚丹田,行经会阴、尾部、夹椎、玉枕、泥丸、膻中,是为运气一个小周天,这种运气法是第一和第二步骤中极重要的一步。

  当练气有了成就之后,便要进行辟谷之法,也就是说要少吃食物,净化五脏六腑,最终的目的便是不需任何食物便可维持生命。

  至于食饵的服食方法,则是配合辟谷,修道人服食黄芝、山药、枸杞等植物来达到强身的目的,并且以各种药物配制成丹药服用,其最终的目的便是想要做到单凭空气和水便能维生。

  当一个修道人到了这个地步,便成了俗人眼中的散仙,也就是一般所谓的地行仙。

  这些道家的散仙,就算活到百岁高龄,也耳聪目明,身体健朗,举步若飞,并且不生白发,有若四五十岁的中年人,可说青春当驻。

  传说武当开山祖师张三丰便活了一百五十多岁,而他在“死后”多年,依然有人在名山胜地看过他的行踪,故被认为是已经成了仙。

  ※※※

  南月池出身人教,太上老君在梦里传授南月池太上忘情录时,仅说明太上忘情录共有七劫,练到第起解的最高境界时,便能解脱生死,**飞升,不需经由五行之法兵解。

  “兵解”则指修道人在面临天劫时,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舍弃躯体,而让灵魂飞升,如果修行不够的人需要重新投胎转世,再修来生。

  而修行够的人,便可凭藉这个灵体,吸纳天地精华,择一名山古洞,继续修行下去,终有一天灵体凝固,便可飞升至天庭,成为仙人。

  南月池本身仅练到了太上忘情录的第二劫,根本不知道二劫以上会有什么情况发生,也不知道该如何突破这个障碍,到达第三劫。

  南月池此刻处身在林屋洞里,由于金刚琢的自动护体,让太上忘情录进入了第三劫,阴极生阳,阳极生阴,阴阳相互激化,至寒至阴的药性,反而催使他的真火焚烧得更加炽烈。

  在两股阴阳之性强烈对抗之际,南月池的五脏六腑都受到了伤害,一时之间如同刀割,似乎整个人都被一柄无形的刀慢慢切割成片,然后又被碾磨成粉。

  在痛苦中,他外游的神识回到了体内,也更感受到那种强烈的痛苦。

  由于药性和炽火相生相克,他的感受更加敏锐,竟能清晰地觉察经脉被冲击,而不断的扩大,随着烈焰似的真火压制至塞至阴的七步散药力,火力越燃越强,到了后来纵然已将药性化去,炽焰仍然无法停止下来,继续地提升,再提升。

  这种炽烈的真火,使他五脏六腑都受到炙烧,若是继续下去必会形成**的现象,全身化为灰烬。

  他这时所淬炼出来的,便是道家所谓的“三昧真火”,纯度超过原先的真火,若不遏止,只有活活被烧死,绝无第二条路可走。

  这时,如果无法压制住那股炽热的亢阳,那么练功者便会被本身的真火烧得灰飞烟灭,尸骨无存。

  从第三劫开始,可说是进入了高手的境界,也就是道家所谓的“三花众顶、五气朝元”的境界。

  从第三劫开始,至第七劫的至高无上的境界,可说是朝向白日飞升的成仙旅程迈进,其间的进程更加的艰辛,也更难超越。

  在这段时间里,由于三昧真火的炼化,圣胎已结,随时可拔土而起,直上玄关,甚至神识可自泥丸宫出窍,遨游五湖四海。

  由于阴阳五行相生相克之理,致使南月池完全无力凭着修为压制暴烈的亢阳,到了重要关头,他想起了太上老君传授给他的心法诀要,悟出了“破而后立”的道理,任由体内的烈焰焚烧,任由真火改造经脉,段炼体魄。

  不过由于极端的痛苦、以致使他忍受不住,终于跳进水潭里,想要凭藉冰冷的潭水减低身体的高温,不至于那么痛苦。

  洞里蕴含有极强的灵气,若是在那洪荒大陆,那可与列为天下三十六洞天中的第九洞天相比,就因为在此洞内修练,可以得到洞中灵气的滋润,加速修行的层级。

  南月池的太上忘情录刚进入第二劫不久,本来最少也要半年之后,才会到达高原期,如要超越第二劫,晋升至第三劫,则最少也得两年之久。

  然而天时、地利的种种巧合,使南月池提前引发了第三劫!

  强大的真气随着至阴至寒的药性之发作,而发出更大的威力,终于把真火段练成三昧真火。

  洞中地脉的灵气一来提升了真火的威力,另一方面则让那股三昧真火淬炼成彷佛有形有质的烈焰。

  此时南月池若是守住了心法诀要中的法则,任由真火在体内游走,仅是多受点痛苦,走火入魔的情况倒也不会发生,因为地脉灵气的压制,他也不会受到烈焰焚身之祸。

  但他的福缘实在太深厚了,竟然让他无意中跳进小潭里,立刻沉至潭底,通体浸在冷泉中。

  这时,他已进入灵魂出窍的范畴中,全身一没入潭中,立刻处于胎息的状态,随着体内至阳至烈的真气运行,身边的泉水温度逐渐升高,终于到达沸点,潭面起了无数触眼似的小泡,然后化成蒸气上升……

  随着水蒸气范围的不断扩大,这座洞里如同涌起浓浓的白雾,把整个空间都笼罩在内,氤氲弥散,难见五指。

  南月池一跳进水潭不久,便觉得通体舒畅,身外似有无数只冰凉的小手在抚慰着他,很快地便觉得体内的温度不再那么令人难受。

  尽管身外的潭水化气腾升,从泉眼涌出的冷泉并没减少,所以让金玄白依然心无旁骛的运功,完全不管真气在体内走了几个周天,不一会工夫,便已进入“无念”之境。

  这时,他可说已完全把握住“空”、“灵”、“静”、“虚”的诀要,一点意念都不起,五气朝元,守住玄关,任由真气在经脉中运行,就如同溪中的流水,潺潺流动……

  渐渐的,他身外散发的红光已散,而弥漫在洞中的白雾也逐渐散去,洞中一片黝黑,寂静中仅有流水声。

  九耀凌风在家族长辈面前会做人,博得所有长辈的喜欢,可谓是九耀家族年轻一代的第一人,只是对下面那些族弟或是晚辈,打骂都是极轻微的行为,甚至还有些弟子莫然其妙的失踪,门内弟子私下纷传是这九耀凌风下了黑手,可是谁也没有证据,只不过当成了传说罢了,倒也是让九耀凌风在家族当中坐稳的大佬的位子。

  九耀凌风嘿嘿的怪笑着将舞柔抱了起来,翻开那床铺,在下竟然还有条暗道,下了暗道,是一个小小的暗室,这可是九耀凌风不知花了多久的时间才悄悄的建成,就连他的师傅都不知道。

  在这小小的暗室里,有着一股怪怪的味道,还有些血迹在其中,那种味道有一半是霉味,而另一半,就只有男女交脔的时候才会出现的味道。

  在这暗室里,竟然还有一大堆的玄钢链,九耀凌风就是用这种链子将舞柔拦腰捆住,“亲爱的宝贝,在这里等我,等我把那只小狗的脑袋带回来。”九耀凌风哈哈的大笑着离去。

  舞柔眼神中喷着怒火,可是却又无可奈何,与南月池逃走之时路遇九耀凌风,舞柔怒而出手,将她修养而来的最后一丝的灵气耗了个干净,她现在连自碎魔核的灵气都没有,先前所有的话,也不过是恐吓之言,令九耀凌风不敢稍动罢了。现在的她,只有静静地等待着南月池前来救她

我要报错】【 推荐本书
推荐阅读:
魔幻忘情道 神器风云 第二十三章 三味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