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Us.com盗窃案现场的玉佩
钟诚的咖啡还没有端上来,手机就响起来了。
“什么?保险柜?还有人受伤?好好,赶快处理,我马上来!”
坐在他对面的秦奋急忙问他发生了什么事情。
钟诚是M市最大企业的老板,经营房地产、珠宝、餐饮等多个行业。秦奋则是M市最著名的职业经理人,在一家经营钢铁的上市公司做总裁,并持有这家公司的股份。两个人是非常要好的朋友,每周都会在一起喝一次咖啡,交流一些思想,谈一些经济方面的话题。
刚才从电话中得知,集团公司的保险柜被撬了,正在加班的王小姐和巡逻的保安都被刺成了重伤。钟诚简单地向秦奋说明情况后,就起身离开了。
司机也接到了公司的电话,他知道钟老板心里急,就把车开得比平时快多了。钟诚看着城市的夜景,心中思考着可能是什么样的窃贼。公司的安全设施很先进,保安也一直非常敬业,是什么人,能够进入位于三十二层的总部财务室呢?难道下面三十一层的监控器都失灵了?
赶到公司时,王小姐和受伤的保安已经被送往医院,警察正在现场收集犯罪嫌疑人留下的各种痕迹。除了两个人受伤外,并没有丢失什么财产。小偷可能逃走时过于慌乱,从保险柜中拿出来的20万元现金,竟然撒落在了楼下的草丛中,一分钱也没带走。
“钟总,小偷是从窗户下去的。”一名警察对钟诚说。
钟诚站到窗前向下一看,太高了,他不禁感觉有些头晕。在窗户外,还垂着一条长长的绳子。
钟诚觉得自己没有必要再留在现场了,应该去看看两位受伤的员工。
“钟总,请看一样东西。”领头的警察拿来一个白色透明的塑料袋,里面装着一件玉佩之类的东西。
当警察戴好手套,小心地把那件东西拿出来,放在一张白纸上时,钟诚突然睁大了眼睛。
那的确是一块玉佩,很普通的玉,做工算不上精细,一看就不值什么钱。但它对钟诚的冲击,却可以称得上震撼。他让警察把玉翻过来。
玉的背面,是四个字:“三剑客1”。
果然是它!它怎么会在这里?难道小偷是他?
“这是我们在窗户边发现的,玉佩的绳子已经断了,估计是小偷和保安抓扯时被扯下来的。”警察说。
钟诚似乎并没有听警察说话。他的神态引起了警察的注意。
“钟总,这东西你见过?”警察问。
“哦……这个……没有。”钟诚摇摇头。为了掩饰,他做出很认真的样子,又一次把玉佩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
赶到医院时,王小姐和保安还在抢救,听医护人员说,王小姐有生命危险。王小姐是公司的会计,刚刚从大学毕业,非常敬业,常常加班。钟诚的心中,似乎被什么狠狠地揪了一下,他非常担心王小姐。
那块玉佩,可以肯定属于一个叫金明的人。玉佩出现在盗窃现场,只有两种可能,一是小偷把玉佩从金明那里偷了来,然后自己戴上。另一种可能,小偷就是金明。
那是一块不值钱的玉,小偷偷来后自己戴着的可能性应该不大。
钟诚来到一个无人的地方,拨通了秦奋的电话。
“老秦,这几年你有金明的消息吗?”钟诚问。
“没有。去年打听过,但没打听到。怎么回事?想起问他了?”
“没什么,我只是突然想起以前在一起的日子。”钟诚觉得暂时不把玉佩的事告诉秦奋为好。
如果钟诚向警方说出玉佩的来源,警方可能很快就破案了。
但钟诚不愿意那样做。他怕小偷真的是金明。他希望尽快找到钟诚,如果真的是他,就劝他在警方破案之前投案自首。如果警方通过其他途径破案了,金明就没有投案自首的机会了。
第二天早上,医院传来消息,王小姐因受伤太重,流血过多,经医治无效死亡。受伤的保安渡过了生命危险期。
死了人了,就成了特大案了,警方加强了侦察力度。
2。好朋友分道扬镳
金明曾经是钟诚的好朋友,也是秦奋的好朋友。
十多年前,三个人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一家国营企业工作。三个人都是“愤青”,彼此很谈得来,很快成为好朋友。那时,武侠小说热遍大江南北,三个人都是武侠小说迷,为了让友谊地久天长,三个人学着武侠小说中侠客的做法,结拜为兄弟,称“三剑客”。三个人同年出生,按月份顺序,金明为老大,秦奋为老二,钟诚为老三。他们还到街上买了三块廉价的玉佩,玉佩的背面分别刻上了“三剑客1”、“三剑客2”和“三剑客3”。
在那家国营企业工作不到两年,因为多种原因,企业倒闭了。三个年轻人不得不另谋出路。
老三钟诚首先找到了新的工作,在一家外资企业做发货员。在他的帮助下,老大金明和老二秦奋也来到了这家外资企业。
外资企业的工作,和国营企业的工作相比,完全是两码事,前者工作强度大,考核力度强,还常常得不到尊重。没干多久,三个愤青就受不了了,坐下来讨论下一步怎么办。钟诚和秦奋认为,来到矮檐下,不得不低头了,为了生活,只好忍了。但金明不这么认为,他说他们在国营企业时,是主人,应该回到国营企业去,不能在这里受资本家的剥削。
最后,还是老大占了上风,钟诚和秦奋都接受了金明的意见,不给资本家干了。他们离开了那家外资企业。但他们却好几个月都找不到工作。眼看快没钱吃饭了,他们不得不到了一家民营企业上班,还是做发货员。
在民营企业里,他们依然找不到做主人的感觉,甚至还不如呆在外资企业。但为了生活,三个人只有熬下去。
时间一晃又过去半年。半年里,同时应聘进公司的人,好多人都被提拔了。三剑客却依然原地踏步,还常常受到批评,甚至被扣工资。
钟诚经过分析和思考,认为他们得不到晋升,责任在自己身上,在于他们太懒,没有奉献精神。他的分析得到了秦奋的认可,但却遭到了金明的极力反对。
“根本问题不在于我们做得怎么样,而在于老板太可恶!他不给我们涨工资,不提拔我们,是想从我们身上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金明说。
钟诚和秦奋说服不了金明,三个人第一次闹得很不愉快。
那以后,钟诚和秦奋努力向优秀员工看齐,像优秀员工那样站在公司角度去看问题,凡事都争着做,并且利用业余时间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他们已经意识到,个人综合素质的成长,比工资更为重要。如果心中老是计较着当前薪水拿多少,而不肯主动提升技能的话,将来依然拿不到高薪水。尤其重要的是,他们应该放弃对剥削者的愤恨,才能改善心态。
金明却依然很消极,整日怨天尤人。上司交待他加班,他会问有没有加班工资,没有加班工资就拒绝执行。上司叫他从事新的工作,他说他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做不了。如果上班时间能够成功偷懒,他的心情就非常高兴,认为自己把万恶的老板“整”了一回。
几个月后,钟诚被提升为发货组的主管。
朋友晋升了,本来是件好事情。然而,这次晋升却成了三个人关系破裂的开始。金明认为钟诚之所以被晋升,是因为讨好老板,拍老板马屁,更是因为忘记了被老板残酷剥削的现实。
不久,秦奋也被提拔了,做了订单接收小组的组长。这一下,金明更加不高兴了,认为三个人的友谊都不存在了。他甚至说钟诚和秦奋不管他的死活了。钟诚和秦奋虽然还是一个“愤青”,但他们已经意识到了,“剥削”是职业场上的一道门槛,如果翻不过去,就永远找不到工作的快乐感,永远也不可能在职业场上得到发展。
钟诚和秦奋决心拉金明一把,把他拉过门槛。然而,金明却不领情,他坚称三个人不再是同路人,不愿意再做朋友。他还把钟诚和秦奋的玉佩拿了去,说要重新找人组成三剑客,和万恶的资本家作斗争,保护员工的合法权益。
不久,金明因为连续旷工,被公司开除了。
3。价值分配理论
年轻人是很看重友谊的,失去朋友后,钟诚和秦奋都很难过。他们认为金明被开除,是他们没有尽到帮助的责任。
两个人认真分析金明的情况后发现,金明心中最大的结,是从国营企业出来后,无法实现从“企业的主人”到“打工仔”的转型,无法正确对待“剥削”两个字。
他们还发现,被“剥削”两个字妨碍的人还真不少,只不过没有表现得像金明那么偏激罢了。认为自己受到了剥削的员工,有着诸多相同的表现:普遍工作不勤奋,当着老板的面认认真真做事,背着老板的面就偷懒;普遍没有工作**,没有奉献精神,做事纯粹是为了薪水;普遍爱找借口,不敢承担责任,为了逃避责任,甚至中伤陷害他人;普遍缺乏对公司的认同和忠诚,想方设法谋取私利,甚至出卖公司的利益;普遍安于现状,不肯提升自己,做事得过且过,做得不好还理直气壮;普遍缺乏工作主动性,大事小事,都是上司安排了才做,即使安排了,也不一定认真做;普遍生活在抱怨当中,把自己不成功的责任归在上司或老板身上,说上司或老板不重视他们,不给他们机会。
“愤青”总是充满责任感的。钟诚和秦奋立即意识到自己肩负着一种神圣的使命,那就是帮助众多受“剥削”两个字困扰的年轻人翻过职业门槛。
然而,怎样看待剥削两个字,他们自己心中也没个底儿。他们找来一大堆书籍,直看得眼花缭乱,也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
某一天,秦奋看书时突然意识到,换个角度看,“剥削”其实是一种分配关系。他想起了读书时学过的一个公式“W=C+V+M”,W是商品的价值,C代表着供应商的利益,V代表着员工的利益,M代表着老板的利益,利益三方不过是在共享一个蛋糕,三方的地位是平等的,不存在谁剥削谁。
当时,他的脑中浮现出这样一幅场景:三个人共同种了一棵树,共同努力把树培养长大,当树长出鲜美的果实时,三个人一起把树上的果子摘下来,分为三份,一人一份。
多么美好的分配关系啊!秦奋不自觉的欢呼起来。如果大家都能够这样看待供应商、老板和员工的关系,那彼此的关系该是多么和谐啊!
“用分配关系来解读剥削,的确有道理,但是,分配存在不公平的时候啊!”听了秦奋的关于分配理论的讲述后,钟诚认为这理念不够完善。
“绝对的公平是没有的,只能讲相对公平。只要不是一方残酷地盘剥另一方,就不应该被视为剥削。”秦奋说,“再说啦,当前的剥削是就资本主义社会而言,我们生活在社会主义社会,说剥削总感觉有些伤感情。”
后来,秦奋丰富了他的价值分配理念,从新的角度解读剥削。这一理论帮助了很多茫然的年轻人,更帮助了他自己。但此时,他和钟诚都已经不知道金明的下落了。那个时候,还没有手机,只是部分有钱人在使用“大哥大”和BB机,相互之间的联络十分不方便。
秦奋的理论,最后升华为“老板是企业的主人,员工也是企业的主人,老板通过股权拥有企业,员工通过岗位拥有企业。”既然都是主人,就该同心同德,共同为企业的发展壮大作出贡献。
4。劳动力交换理论
钟诚始终认为,说员工是企业主人,多少有些牵强,或者说有些矫情。他决心从另一角度去解读“剥削”。
他的灵感来自于一份劳动合同。那天,人力资源部的人通知他,说劳动部门提出要求,企业用工必须签订劳动合同,叫他去人力资源部领取空白的劳动合同。
当他反复阅读劳动合同时,他发现,这其实就是一份购销合同,员工销售劳动力,公司购买劳动力,双方是供应和被供应的关系,根本就不是什么主人嘛。如果员工是主人,那股东是什么呢?股东可以通过股权实施处置企业的表决权,员工能吗?
说员工是劳动力供应商,不是主人,这不是唱反调吗?
不是,钟诚通过思考后认为,身为供应商,不是主人,照样有勤奋工作的责任。在供求关系中,企业或老板是员工的客户,为客户提供优质的劳动力商品,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而且,客户也有选择的权利,谁供应的劳动力价值越高,被选中的机率就更大。
当钟诚为“优质的劳动力商品”制定标准时,恰恰又和流行的忠诚、敬业、勤奋等理念不谋而合。他认为,当一个员工忠诚于公司,勤奋工作,负有责任心,就能够把工作做好,创造出更多的业绩,他所提供的劳动力商品,就属于优质商品了。
“我承认,将员工定位为供应商,也有努力工作和勤恳奉献的义务,因为市场竞争的需要嘛,不然你供应的商品就没人要了。”秦奋说,“但是,身为供应商,就是公司的局外人,局外人是不需要和企业共同成长的吧?而任何一家企业,都主张员工和企业共同成长啊!”
秦奋可谓是一针见血,他的这种看法,让钟诚好多天都找不到答案。提供优质的商品,是供应商的义务,但和客户共同成长,不是供应商的义务啊。
身为发货组的主管,钟诚常常要和客户打交道。有一天,一家长期合作的客户突然取消了公司的供应资格。钟诚打电话过去,询问是什么原因。
“我们公司股权发生了变化,来了新的董事长。”对方说。
“来了新的董事长,也不是取消我们供应资格的原因啊,我们可以继续合作啊。”钟诚说。
“新的董事长说了,我们现在是大企业了,为了保证供应质量,对资产规模小于两亿元的供应商,一律淘汰!”对方说。
钟诚认为自己处理不了这件事情,他把这件事情报告了经理。经理也未能处理。经理丧气地说:“人家长大了,我们却没有成长,肯定要被抛弃啦!”
为了调节气氛,不让大家为这件事情过于失望。经理还讲了自己年少时的一段经历。他上初中时,班上一个漂亮女生特别喜欢他,两个人早恋起来。但上了高中后,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女生的个子一个劲地往上长,他的个子却原地不动,一直只有一米六,女生后来以身高不协调,走在一起没面子为由,把他给甩了。
“唉,要是我和她一起成长,可能她就是我的老婆啦!”经理笑着说。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钟诚从经理的话中受到启发:供应商和客户之间也是谈恋爱啊,一个小作坊的供应商,肯定不会被大客户看上眼。即使现在彼此规模相当,但如果供应商不成长,也早晚有被“甩”的那一天。
员工也是这样的啊,如果一个员工进了企业,不再丰富自己的知识,不再提升自己的技能,供应优质劳动力商品的能力就会降低,也早晚要被淘汰啊!要想不被淘汰,就得和企业一同成长!
(看小说到网)16977小游戏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