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你也不用心急,把炼气与驱物结合起来修炼,三年后,你就可以驭器飞行了。”朱媚道。
驭器飞行?这可是冯林以前梦寐以求的事情。在他的心中,常常幻想着自己有一天能像仙人那般在空中飞来飞去,那该是多么逍遥自在的生活啊。如今,梦想很快就要实现,怎不令他心潮澎湃、惊喜若狂?
朱媚看出了冯林心中的喜悦,她微微一顿,从袖中取出一块巴掌大小的翠色玉简,递给冯林,道:“这块玉简里面记载了一部适合你修炼的刀诀。虽说你的法宝是根棍子,但也可以当作刀来使用。”
冯林接过玉简,只见它通体翠绿,圆润光滑,发出淡淡的光泽。一看之下,冯林知道它显然不是凡俗之物。但冯林上上下下看了个遍,也没有在玉简上发现一个字。那么朱媚所说的刀诀又在哪里呢?
朱媚道:“你试着把灵力注入玉简里面看看。”
冯林听了,带着些许疑惑,暗运体内灵泉。他掌心青光泛起,一丝丝木系灵力从掌中透了出来,涌入手上的玉简之中。
霎时,玉简发出耀目的青绿光芒。这些光芒如一根根绿色丝线,飞速穿插、交织,眨眼间在冯林的身前组成一幅书简的图案。
这幅书简完全由绿光构成,并非实体。蓦一出现,冯林就感觉到了它上面所散发的阵阵灵力波动。
但奇怪的是,书简上却空无一字。
冯林面带疑惑地看向朱媚。
“你现在体内的灵力还不足以开启这个玉简,你试着用灵力催动一下那根棍子看看。”朱媚的脸庞映着青光,依然平静地道。
冯林以左手握棍,将灵力注入棍中。
青色木棍毫无反应,仿佛沉睡了一般。
冯林心有不甘,他加大了灵力的速度,但与之相对,右手玉简幻化的图案光芒渐渐有些暗淡下来。
突然,青色棍子爆发出冲天的光芒。大量的木属灵气如洪水一般从棍中涌出,寻找着新的寄居之所。
冯林见状,忙运转体内灵泉,左手不再向棍子注入灵力,改为吸纳这些数量庞大的木属灵气来。
木属灵气如河流奔入大海,沿着冯林的经脉,滔滔不绝地汇向冯林体内的灵泉。
此时,冯林体内的灵泉就像是久旱逢雨,疯狂运转,将这些木属灵气一点点转化为木系灵力。
灵力愈来愈多,冯林心中惊诧,忙将灵力沿着经脉导入右手掌心,然后又从掌心注入玉简中。
一时间,冯林的左手和右手之间形成了微妙的平衡。
玉简光芒愈来愈盛,冯林身前那副幻化的玉简也愈来愈亮,一个个如蚂蚁般大小的荧光小字依次出现在书简之上。
最终,书简完全被小字布满。冯林停止了左手对棍子灵气的吸纳,体内灵泉也渐渐平息下来。
他默默看着这幅书简,感到一股澎湃的浩然灵力在这些小字上流淌,平和而不凶厉,往复不息。
只见书剑的开头写着这么几个字:太乙斩魔诀。
朱媚道:“这套刀诀乃是我的一个朋友所创,一共分为九层。修炼此诀可以将木系灵力化为刀的形状,凝于法宝之上,斩杀敌人。炼至顶层,甚至可以拥有开山劈岳的力量。”
修真之人若要在修真界存活下去,每人都须必备一件随身的法宝。法宝各有不同,有常见的刀、剑、弓、矛,也有其他并不在兵器谱之列的事物。天地万物,无不可作为法宝。得到一件得心应手的法宝,对修士的修炼之途来说,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情。
修真界的法宝分为三类:灵宝、仙宝、神宝。大多数修士持有的都是灵宝,比如蛤蟆老祖的乌盘、朱媚的火羽鞭。仙宝则十分稀有,一旦出世,必被几个大的门派所占据,一般人根本无缘得到。神宝据说诞生于天地之初,乃应天地大劫而来到世间,它的出现昭示着世界将会有新的变化。它是只在传说中出现的东西,除非是具有天大的机缘,否则任凭你踏遍整个修真界,也无法见之一面。
剑是修真界正道最青睐的法宝。比如天道门,门中上至长老,下至弟子,大部分人都驭使着一柄宝剑。剑具有双刃,相比于矛、戟来说,短小锋利,驭使起来灵活飘逸,自在如风。剑可攻可守,亦刚亦柔,能于千钧一发之机命中敌人死穴,可谓快、准、狠集合于一体。因此,剑备为正道人士所推崇,成为他们斩妖除魔的利器。
如果说剑可比作轻灵的水,那么刀就可比作巍峨的山。刀厚重大气,其刃乃是一条弧线,蕴含着无尽的变化。刀重在攻击,一旦出手,刀势大开大合,如雷霆暴雨,招招迅猛,务求在短时间内给敌人以致命一击。如若操纵者具有霸道的天性,再配上一柄好刀,当真是所向披靡,势不可挡。正因为刀具有这些优点,修真界驭刀的人也不在少数。但由于它过于注重攻击,反而忽略了防御,所以便不如剑那样使用广泛。
朱媚给冯林的这套乃是一套驭刀的法诀。它的奇妙之处在于,不论你的法宝是什么,它都能将你体内灵力幻化为刀的形状,附着于你的法宝之上,使你的法宝具有刀一般霸道的威力。
这套以刚猛、狠绝为其主要内蕴。一旦驭使起来,能化滔滔木系灵力为威不可挡的刀气,大开大合,如无边的萧萧落木,无处不在,将对手团团包裹,无可脱身。对手置身其中,如浮萍漂流于汹涌的波涛之上,找不到任何依附,亦无处使力,只能接受刀势一波又一波猛若雷霆的攻击,最终心生无助与绝望,以至于灭亡。
若长期习练此诀,修炼者的性格会被此诀的刚猛之意所潜移默化,最终与刀诀的内在精神完全相融,形成一种强势、骁勇的性子,进而更大地提升驭使此诀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