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靖江王联合乡绅的请愿书后,朱由榔面无表情的回到了座位,脸上再看不出是喜是怒。
杨守春心中微有些忐忑的道:“老奴愚钝,这些奏疏该如何批示,还请皇爷示下。”
“朕相信陈邦彦,这些奏疏暂且不批,都留中不发吧。”朱由榔看了杨守春一眼,说完后随即又审阅别的文书,杨守春会意,把靖江王的奏本和书案上另外一叠弹劾陈邦彦的奏疏拿起来,恭恭敬敬地退了出去。
陈邦彦这次很明显是他背了黑锅了,从其筹钱的名义是赈济流民,而不是捐济中枢上就能看得出来,不过这也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中枢群臣的误解,除了少数几个知道内情的帝党亲信,大多数朝臣都以为整顿卫所,追缴田粮的决定是陈邦彦私自下的,和皇帝无关。
对于陈邦彦以区区举人的身份,短短两年就从一介白身做到了三文,从外国史到原始社会史,各有特色,书荒的朋友们不容错过。
ps2:再通知一个消息,本书暂缓上架,打算再免费两三周公众。看得爽的书友们别忘了推荐打赏啊!免费期间,每个打赏,每张推荐都是支撑剑客创作的动力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