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研讨会

+A -A

  居高者形逸而神劳,处下者形劳而神逸。

  十多天的连轴转,今天总算暂告一个段落。

  同家人享用完一顿丰盛的晚餐后,尚瑞达和小儿子先后溜达进书房。

  “都你的活,噢……这几天把老子给累得哟。”把书房的门一关,尚瑞达就冲小家伙嚷道。指了指书桌上那一堆文件和资料,自己则躺在书房的长沙发上,惬意的晃着脚丫子。

  白了一眼无良老爹,尚文远也不想废话,知道老爸这会累得够呛。

  跪在椅子上,开始翻起那些文件来。

  看起来罗书林他们几个,费了不少的心思。

  三个小组都在这段时间内,把前期布置的事情,处理得井井有条,看起来很像那么回事。

  比如杂志的内容版块,栏目设置说明,版式设计样板,vi设计进度报告,小组人员分配,资金计划安排……一项一项,都罗列得清清楚楚。

  快速浏览了一遍,尚文远挑出版式设计样稿,资金计划安排表,新招人员名单,征稿启事,杂志运营计划,仔细看了起来。

  这仔细一看,小眉头就跟着皱了起来。

  版式设计,按这时代的标准,还算中规中矩。但与后世的那些版式一比较,尼玛怎么感觉,是在看地摊上那些盗版的东东?

  设计感实在太差,特别是《意林》和《财经》的版式,密密麻麻的文字。跟图书排版,没什么两样。

  既没有强化受众的注意力、感知度,也没有良好的视觉效果。

  主题倒是鲜明单一。形式与内容也较统一,但整体布局,艺术与趣味呢?都没有。

  估计是从小受那位美院教授老爹的熏陶,罗书林弄出来的《国家地理》,倒是要好不少。

  毕竟是以图为主,整个版式的点、线、面,结合得还可以。

  只不过对照起后世的版式。又感觉花哨了点。

  节奏和韵律,虚实与强弱,有点没把握好。整个版式看起来。有点凌乱,自己要求的单纯和秩序,一点都没有表现出来。

  “什么破设计,奶奶个腿。这些设计单位的猪脑子。不会创新,难道还不能把《外滩画报》买来读一读啊?”尚文远低声暗骂两声,然后才醒悟到,《外滩画报》好像还没创刊。

  没办法,还是自己来吧。

  开始给每份版式后面加批注。

  先普及什么是视觉流程,然后分别建议三份杂志,采用何种视觉导向。

  再把每份杂志的字体风格,字号、字距、行距。编排形式,图片类型、数量、面积、位置都一一做了详细的说明。

  没电脑。没有coreldraw,没有photoshop,尚文远担心,也很好奇,自个把这些写出来,那些设计单位的设计师,要如何来实现呢?

  花了一个多钟头,把几分杂志的版式设计敲定。

  抬头一看,老爸已经在沙发上打着呼噜了,房间里很暖和,倒不虞睡感冒,也就没管。

  又拿起征稿启事,开始看起来。

  估计是受上次自己在《货币战争》中的宣传影响,几份征稿启事做得倒是可圈可点。

  根据杂志的定位,把投稿要求,做了一些小调整,尚文远放下笔,开始看起运营计划。

  “又是一个照方抓药,还有没有点脑子啊?”尚文远忍不住哀叹起来。

  这些小组里推举出来的策划,实在是没什么新意,还是自己《货币战争》搞的那套,只换了个花样。

  广告和运营,是根本不同的概念好不好?

  杂志的运营,和图书的营销,是完全一码事吗?

  看看这几份运营计划,哪有什么计划的影子在。

  不说综合分析里的那些,比如定位分析、竞争分析、栏目内容分析一个字儿没提。

  就是经营管理,也是弄得没头没脑。

  经营方向、经营步骤、读者对象、发行计划、盈利模式、广告策略、推广策略、预算成本,更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全然没个先后主次,更多的,甚至都没提。

  倒是把规章制度给弄了些出来,但这跟运营计划有一毛钱的关系吗?

  “算了,还是辛苦自己吧。” 看起来,自个是失策了,让编辑来干策划的活,完全不着调。极度失望的尚文远,开始考虑怎么写规范的运营计划。

  还有新招选的人员名单和资金计划安排没处理,尚文远先放下心思,仔细看起人员名单。

  这个倒没费什么精神,只管把那十多个熟悉的名字圈画出来,旁边标明,这些人安排到什么位置。

  其他的,就看以后工作情况再说了。

  很快处理完职员名单,尚文远又拿起资金的计划安排。

  还好,看来是关系到自身的切身利益,这个计划倒是做得挺细。

  把一些不必要的项目砍掉,又把没考虑到的一些加上去。

  余下的事,就剩下运营计划了。

  至于办公室搬迁、办公设施购置,这些繁杂事情,就交给老爸去处理就可以了。

  把边上盛果汁的杯子拿过来,咕噜、咕噜的喝了大半杯,尚文远才晃了晃脑袋,拿起稿纸,开始写起运营计划来。

  不需要把三份的计划都写出来,自己相当于做一个范例,让那些火热出炉的策划们,知道怎么做运营计划了,再学习锻炼一段时间,应该就可以跟着做了。

  老爸是《财经》组的兼职组长,就从这个开始。

  忽略掉后世那些大段大段的废话,比如国际国内形势。期刊市场、图书市场的现状,国内消费水平这之类的。整个计划,其实做起来很简单。列干条条。一条一条列出来,再阐述明白就ok了。

  不过,写到后面,就有点犯了难。

  仍然是卡在前期的影响力扩散的这个问题上。

  在学校的时候,尚文远就一直在课堂上开小差,考虑的就是这问题。

  但一时半会,也拿不出个主意来。现在正儿八经的要实施了。就由不得不慎重起来。

  后世是有很多的炒作案例,也可以搬过来用,但尚文远逐一省视。就感觉太跳脱,不行。

  最稳妥的是什么呢?要不要改天让老爸跟两位伯伯研讨研讨。

  “研讨……研讨……哎呀!”无意识的念叨了好大一阵,脑子里似乎隐隐有点概念了。

  忽然,尚文远一拍脑袋。“尼玛。咋这么笨呢,研讨会嘛!”

  可不就是研讨会。

  “研讨会”这仨字,前世今生,可不要太熟悉。

  每隔十天半个月,报纸上,新闻上,哪次不看到几回,某某研讨会在某地召开的消息?

  官方的、企业的、半官半民的。五花八门,应有尽有。

  说得挺文雅。尼玛不就是吃吃喝喝一条龙,顺带把主办方的意图给实现了嘛。

  用葛大爷的词儿来说:研讨会,我看行!

  要办就干脆一次性办了。

  “‘新时期下的文学动流研讨会’,嗯,这个不错,《意林》就用这个。”

  “‘改革开放财经政策及信息研讨会’,特么我咋才发觉,自个还有几分标题党的潜质啊,嗯,不错不错,《财经》就用这个了。”

  摇头晃脑的暗自陶醉一番,尚文远才开始计较起操作性的问题。

  文学研讨会,得找几个大腿才行。

  掰开手指,细数这时代的名人。

  “贾平凹、陈秋实、王蒙、史铁生、铁凝、严歌苓、梁晓声、韩少功、路遥……”

  至于财经类的,《货币战争》刚上线那会,不是一大堆经济学家跳出来嘛。好,就他们了。

  好多名人,都是巨牛啊,想起来就口水滴答。

  不对,尼玛贾平凹、陈忠实这两尊大神,圈子里早就传扬,一个在场,另一个绝对不会出现。

  尽管都同属一个作协,但俩人怎么看,也都是老死不相往来的节奏。个中缘由,外人不得而知。

  “肿么办?邀请谁呢?”

  “真是让人头疼,您说您二位,都这么大人了,还闹啥闹?”

  “真是幸福的烦恼啊!”尚文远拿笔头敲着脑门,“要不把钟文龙这尊大神忽悠过来?”

  “尼玛出版界的老大现身,我还不相信,忽悠不来大神。”

  越想越觉得可行,也顾不上打扰老爸休息,尚文远蹦下椅子,走到沙发前,把老爸给摇醒。

  “弄完啦?都几点了?”睡眼惺忪的尚瑞达抬起头,看了一眼座钟,“哟,都快10点了,你妈还没叫你去睡觉呢。”

  “估计是快了,爸,我跟您说个事。”尚文远没管睡觉的事,反正现在小学一年级,也是混日子,迟到神马的又不是什么大事。

  “什么事啊?”

  “我想了个主意,如果没差,咱们的《意林》和《财经》应该能一炮而红。”

  “哦,真的,啥主意啊?”尚瑞达这回清醒了,事关以后钱程的大事,精神一下就来了。

  “是这么地。”尚文远这才把构思研讨会的事情,给老爸说了个明白。

  完了,才对尚瑞达说道:“爸,我敢保证,只要把钟爷爷给请过来,这事基本上就算成了。”

  “想法倒是不错,不过小远啊,我跟你蒲大伯份量怕是不够吧?人家那么大一匹官,哪能说请来就请来的?”听完儿子的想法,尚瑞达眼前一亮,不过又想到实际问题,又有点犹豫。

  “这我可不管了啊,这是您和大伯的事情,反正我就想到这么个法子,能够快速、有力的打开市场。”尚文远怎能让老爸打退堂鼓?抖起小腿,斜睨着老爸,漫不经心的说道,“杂志要是办砸了,板子可挨不到我屁股上头,您自个掂量掂量。”

  “嗬,小玩意儿你还抖起来了,把你那腿给老子停了,哪学的这都是?”尚瑞达扬起巴掌,准备给小家伙来一个如来灭猴。

  “你爷俩是要干嘛呢?看看都几点了,还不睡!”书房门被冷不丁推开,传来晏华的声音,把父子俩吓了一大跳。

  “电视演完啦?”家里的最高领导来了,尚瑞达自然得收手,连忙扭头问道。

  “嗯,完了。你们赶紧洗洗睡,别耽误久了,水都热好了。”冲屋子里看了两眼,晏华才转头离开。

  见老妈离开,尚文远才接着说道:“不管是骗也好,还是编其他理由也好,反正钟爷爷,您们必须得给请到江陵来。”

  说完就蹦跳着跑出书房,一边大声嚷嚷:“大姑,大姑,明儿早我要吃煎蛋,要煎老些啊。”(未完待续。。)

  ps: 凌晨看世界杯决赛,四年一次,不容易哈。

  没存稿了,今天就只有一更了。

  很不好意思啊。

  不过还是求个票票,推荐票,月票,或者订阅都成啊。

  总之是各种求。

  鞠躬致谢!

我要报错】【 推荐本书
推荐阅读:
重生之大书商 第八十八章 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