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早已深恶这腐朽的朝廷,在找到公孙姬欲刺杀安禄山之前,便已对明皇提出了辞官。可明皇深爱李白的才华,自李白为官以来,虽常有小人怀恨李白,在明皇面前排挤李白,可明皇依旧十分看重李白,故再三挽留。可李白执意离去,明皇也只得准奏,并下诏一道:“勒赐李白为闲散逍遥学士,所到之处,官司支给酒钱文武官员军民人等毋得怠慢,倘遇有事上奏者,仍听其具体上奏。”
这次刺杀失败,李白便一路向西南行去,不知多久,便到了并州地界。到了并州,便已不再是安禄山的控制之内,李白赶路赶得累了,便坐在路边取出酒葫芦饮酒。
刚饮了两口,只见一辆囚车渐渐驶近。囚车中,锁着一个二十**的男子,那男子站在囚车之中一双丹凤眼依旧神采奕奕,只是头发散乱看不清楚容貌。李白见那男子虽身陷囹囫却仍不显落拓,定非常人,于是便喊道:“车上所囚何人?”
兵丁们并未理睬满面风尘的李白,反倒是囚车之中的那名男子高声答道:“罪将郭子仪!”
囚车并没有因这一问一答而影响速度,囚车慢慢从李白身边驶过。
“喂!那个车……”李白指着慢慢走过的囚车大声喊道:“停一下!”
领头的士兵听了这声喊方才回过头来,见李白坦胸而坐,左手执着一个酒葫芦以为是个酒鬼,便又回过头去。
刚回过头,只听耳畔风起,紧接着便是一道人影拦在了面前。
李白双手一揖,道:“在下李白,请众壮士停车一叙!”
“什么?李白?”赶车的众士兵互看了几眼,忙纷纷下马还礼,那领头士兵道:“小人不知谪仙人驾到,方才有失尊敬,望谪仙人见谅!”
李白生性狂放不羁,哈哈一笑摆了摆手,问那领头士兵道:“车中人何罪。”
领头士兵忙答道:“此人叫郭子仪,本是一员偏将,后因为手下人办事不利被烧了粮草所以按律当斩”
李白点了点头,回头对那领头士兵说道:“此人必非寻常之士,不若卖我个面子,将此人交给我。”
领头士兵顿时为难了起来:“这……”想来是不杀郭子仪无法回去交差,而李白的面子又不能不给,正在两难之时,李白哈哈大笑了起来。
“开个玩笑而已,带我去见你们管事的吧,我怎么也得为这位郭将军求个情。”
“可是,这是节度使大人亲批的将此人斩首。”
“节度使大人?”
“对,陇西节度使哥舒翰大人!”
李白一拍大腿笑道:“找到了!快带我去见哥舒翰大人,唉!踏破铁鞋啊!我这以为他一直待在洛阳呢!快!”
领头士兵听的一头雾水,可也是得把囚车原路押回,并为李白带路去找哥舒翰。
哥舒翰本是突厥人,早年南征北战,曾在吐蕃等战场上立下了赫赫战功,时下已七十高龄,至今陕西一带依旧流传着一首颂扬哥舒翰的民歌:“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当李白走入帐中,见到了老将哥舒翰后,不禁长出了一口气:“多时不见,老将军身体依旧硬朗!”
哥舒翰也只曾再朝上见过李白几面,一向敬服李白的才学,今日听小校来报李白到了军中,已是十分欣喜,一见李白忙站了起来;“谪仙人也愈发潇洒了!哈哈!来人,摆酒宴,为谪仙人接风洗尘。”
酒宴摆上,李白与哥舒翰分宾主落了座,寒暄了几句,李白一口酒灌了下去:“哥舒翰将军,要出大事了!”
“哈哈,在谪仙人眼中竟还有大事?”哥舒翰打趣道。
李白点了点头道:“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东平郡王安禄山要反了!”
哥舒翰闻言不由大吃一惊道:“什么?”
“我有一个朋友,和公孙姬听闻此事后欲刺杀安禄山,他已亲口承认自己谋反,我们三人行刺失败分路而逃,我才无意到了这里见了将军。”
哥舒翰皱了皱眉头“报上去皇上不会相信。”
李白点了点头:“所以我才出此下策去刺杀安禄山,不过若想皇上相信此事也不是无何不可,只是得借别人的一张嘴。”
“谁的?”
“杨国忠!”
哥舒翰沉思了一会,道:“杨国忠素来与你我不合,要他帮忙,恐怕……”
李白笑了笑,道:“这件事便交由在下好了,只是还有些事还须老将军相帮。”
“谪仙人有话,便讲无妨!”
“太原太守现为杨光翙,此人为杨国忠的同族,新近上任,太原必失,所以只有守住虎牢关一隘,虎牢关若被破,身后尚有潼关,可若潼关被破,安禄山便直抵长安了。”
“谪仙人的意思是……”
“哥舒将军命走下将士做好动身的准备,上面一但有诏,马上赶到潼关。此时还请哥舒翰将军修书一封,命人送至虎牢关,命其加强城防,以防有变。”
“好!”哥舒翰将杯中的酒喝了下去。
“对了,在下还有一事,我觉得郭子仪这人是个将材,不该杀。”
哥舒翰点了点头,道:“但此人身为偏将,手下人失手焚了粮草,若不以军法处置何以服众?再者此事事关重大,我觉得若想不杀此人,还应该奏明天子。”
李白呵呵一笑,道:“好说好说,我辞官后,圣上特评我飞书上奉,此事便交给在下吧!”
哥舒翰也笑了笑,道:“如此最好,我也认为郭子仪是个将才,如此便可法理人情兼顾了。”
二人相视大笑,英雄所见略同。在这个世界上,心存正义的人们本就惺惺相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