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自从郝汉山背上解扎包袱,几乎把所有的心思用在这个头等大事上。原来上班是一心扑在抓革命促生产上,如今却心猿意马像掉魂似的,按他经常批评下属所说的那句诨语就是对班里的日常工作是日x打瞌睡不当一回事。郝铁匠有生以来只读过一本书和三篇文章,这就是红宝书《毛主席语录》和《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三篇光辉著作。按时代要求,这些书,与他同时代人的一些年青人几乎横流倒背。他虽然不能同他们比,大家常挂在嘴边的语录也略背诵一二,可以说其中一些常用语录和老三篇中三个光辉人物张思德白求恩老愚公是他近十年来为人处世的行动规范和学习榜样,是他解决问题的金钥匙战胜困难的无边法宝。郝铁匠在攻打解扎这个大战役上从这些书籍宝库中寻找答案吸取智慧力量是自然而然的事。
??自从他迈出申请解扎第一步来,残酷的事实使他清楚地意识到结扎容易解扎难,难于上青天。可是他毫不气馁,而是知难而上。郝铁匠这个人干任何事都非常执着,想当年结扎,他也有这样一股犟劲。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他就是这种人。好像毛主席说过先进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自然的动力。郝铁匠正是以老三篇中愚公为榜样获得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每当有人问及领导批准没有,他总是激动地说:老愚公挖山不止最后感动了上帝。我也要用愚公移山的精神要求解扎,上午不答应我下午找他们,今天不答应我明天找他们,反正一天又一天,三百六十五天,天天找他们。
??他用愚公移山的精神来求得解扎是有目共睹的,他的这种百折不挠的举动正是当时那种活学活用急用先学立竿见影的学风在他身上的突出体现。在疏通与解扎相关的各关节上,他的确有死磨硬缠的手腕,死皮赖脸地找领导磨合。郝铁匠凭这种韧劲儿,有机会就见缝插针请求解扎,天天追随领导不怕磨破嘴皮子不怕冷嘲热讽不怕丢人现眼不怕横遭领导训斥不怕影响抓革命促生产,一句话他横下一条心,舍得一身剐敢把申请解扎这桩头等大事进行到底。
??俗话说功夫不负有心人,郝汉山整天死皮赖脸地与头头脑脑们打申请解扎的持久战,他们渐渐动摇了,由起初的一推皮球二躲躲藏藏向三松口滑去。一天,郝汉山见哈连长在办公室后面方便后,系着裤子朝这边款款而来,他径直迎上去给连长敬烟,还来不及张口,连长叼着烟,早明白郝汉山无事不登三宝殿,于是开门见山:我知道你是为解扎而来!郝汉山嘻嘻一笑:领导说得对!这个问题不解决,我啥事都不想干!连长眯着眼,说:就是同意你结扎,啊,解解……扎,您那个喝巴管管,短了一截,还顶用吗?听话听音,郝汉山似乎悟出了一点风声,脸上挂着灿烂的微笑:现在科学这么发达,卫星上天,成功爆炸,难道胯裆这点小手术还拿不下地?我看,这一向闹解扎,您这张嘴,完全练出来了,说起话来简直油嘴滑舌,光屁股坐板凳——有板有眼!我的意思是解了扎根顶不顶用,不要您们领导淘神,不要您们领导心,不要您们领导负责,只要同意我解扎就行呐!郝铁匠还恬不知耻地走拢去,用手遮着嘴神乎其神地悄悄说:我老婆梅艳对我下过保证,只要解扎,生不生得出来娃儿,不要我负责。这是真的!
??连长缠不过他,抽着烟耐心解释道:郝师傅!不是我老哈故意为难您。您也知道,解扎与结扎比较起来,解扎是比结扎更大的事,我一个人当然作不了主哇!我只能把您的要求反映上去。说着,他压低了嗓门:郝师傅,我先给你吹个风。我们连支部嘛,已经研究几次了,还模棱两可,哪个担当得起这个责任呀?即或同意了,还要请示厂部……
??自打郝汉山要解扎的事在连里传开后,连里突然流传着一些打油诗成为茶前饭后的笑料。打油诗纯粹是当时革命舞台流行的三突出式的“三句半”体裁。其一:那年四十八,结扎又解扎,笑掉老汉牙,偏要——生娃儿!其二:男人早结扎,女人又怀娃,急得男人团团转,大闹——要解扎!类似三句半甚多,不一而足。显然这些打油诗是捕风捉影的。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也无人去考证诗中的是非曲直。不过这些歌谣传到郝汉山耳里,不知道是他装糊涂还是默认这些三句半所述的事实无误,他不问青红皂白,却呵呵笑道:嘿,真有水平,编得还相当顺口嘞!
??郝汉山厚着脸皮,不吵不闹,一味纠缠各级领导要求解扎。从毛主席关于“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出发,考虑锻工班的革命生产和解扎的特殊性,厂党委经三番五次集体研究决定冒着犯错误的风险最终给他开了绿灯。不知是被他那种锲而不舍索取证明不止的精神所感动,还是被他那个死皮赖脸的傻劲所降服,只有领导心里明白。
??证明到手,尘埃落定。郝汉山心想,好不容易弄到证明,这个手术不能走过场,二三流医院是不去的。索性到那年结扎的那个医院,技术是市里一流的,又是熟门熟路。郝铁匠身体素质好,这些年连感冒就没有,结扎那年到过医院,至今还没看过医生。他小心翼翼揣着证明,兴致勃勃直奔那家医院。今非昔比,那次是前呼后拥车子接送如今是单匹马孑然一身,还要排队挂号。门诊部里人头攒动,这些人行色匆匆仿佛事务缠身。铁匠把病历交给外科门口把门的护士,转过身来找了位子坐下候诊。他长叹一声,闭目养起神来。这一向他上蹿下跳,马不停蹄地四处求人,没像今天这样静心坐下来过。六七年前的往事放录像似的浮现出来,花主任和赖主席像陪送姑娘出嫁,把我送到这里结扎。自从挨了这一刀后,入党当官评先分房跟着来,年年先进模范铆不脱。可是我这个家庭,这几年几乎没安然过。班里小年青笑我是吃了喝巴的亏。现在看来,是说到点子上了……
??下一个,赤汉山,准备!把门的护士伸长脖子朝候诊队伍喊道,无人理睬。过了一会,把门的护士不耐烦地大声喊:赤汉山,来了没有?郝铁匠从沉思中惊醒过来。心想,同名不同姓。怎么这样巧呀,莫非是叫我哟?不管三七二十一,跑去看看再说。他三步作两步跑了过去,发现护士捏着自己的病历,急急巴巴地说:是我!叫你这半天,怎么不吭声?不念“赤”,应念“郝”,“郝汉山”!去,去去!赤也好,郝也好,就是个代号嘛。少啰嗦!
??铁匠捏着病历,诚惶诚恐地钻了进去。姜是老的辣,龟是老的大,树是老的苍,人是老的秃顶多,医生是老的走俏。铁匠物色了一个年纪最大的医生就诊。解扎,不像上次结扎那么容易,他首先碰了一鼻子灰。一个像领导的白大褂说:你是不是长了反肋骨,我们做了无数个手术,都是结扎,今天才碰到你这么一个解扎的。
??我有证明!郝汉山满脸堆笑,边说边掏出一张巴掌大的如救命根子的证明递给医生。
??像领导的白大褂瞥了他一眼:你有证明也是白费口舌。没有院党委批的条子,我负不起这个责,我还要养活一家老小!
??一般说来,主观愿望与客观实际总有一段距离。郝汉山满怀信心而来,怏怏不乐而去。他没有被挫折所吓倒,他揣好比命根子还重的证明,整理好发白的工作服,又开始磨嘴皮子了。他拿出愚公移山的精神在医院里楼上楼下折腾了几天,终于感动上帝解了扎。
??郝汉山解扎后,可谓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家事公事再无后顾之忧。郝汉山解扎之事闹得满城风雨,总算了结他老婆的愿。正如他老婆所言,解扎后他两口子果然相敬如宾和睦如初。至于解扎后是否能畅通?梅艳的肚子是否大了?后来到底生男生女?因牵涉有关她个人隐私及相关诸如此类的瓜葛,也无人问津。直到两三年后,他在车间做一个玲珑的铁环,说是给小儿子玩的,大家才晓得他真的添了一个么儿子。人们笑他,说他一辈子只有生儿子的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