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所议诸事,都很重要,但重中之重却是新田亩制度。按照李啸天原来谋划,是不宜做这样大动作的。因为新田亩制度的施行,必然
会激起即得利益集团的反扑,尤其是士族的抵抗。但是,贾诩这次回来,汇报京中情况,其中说京师传闻皇帝身体欠安,外面流言纷起,但
在李啸天记忆里,皇帝应该是病逝于一百八十九年的,离现在还有九年时间。可是李啸天来到这里后,发现史书的记载也不一定可靠。也许是
自己的蝴蝶效应引起了意外,也不可说。另外,贾翊汇报,现在天下流民暴增,已经有地方出现饿死人的事了。李啸天也怕黄巾起义提前,到时
自己的四万多兵马只能自保,要想争锋天下,只能扩军。可是并州历来不是人口大州,再加上匈奴之乱,又流失了不少人口,又经前次募兵,再强行征兵,只能降低征兵标准,
这可不是李啸天想要的。他一向认为兵贵在精,不在多,历史上的几次以少胜多的战役已经说明了这一点。所以要征兵,只能想法增加人口。举办
义振局,主要就是为了增加人口。如果流民一旦知道并州提供义粥,一定会蜂拥而来,到那时如果不能为他们提供最起码的食粮,那后果真是
不敢想像,真是请佛容易,送佛难。一旦流民作乱,自己的所有计划都会落空。虽然从匈奴掠夺的钱财,可以购买一大批粮食,临时解决问题,
可最根本的是把赋税搞上去,才是有源之水,所以这次实行新的田亩制度是势在必行。原来李啸天计划在黄巾之乱后施行,那时全国都在应付黄巾
,对他的注意力会小很多,可是形势不等人,只好提前了。
李啸天在后世也十分羡慕那些慈善家,有的大亨竟向社会捐献全部身家,真是令人仰止。李啸天也想有朝一日发达了,效法这些贤达。现在自己总结一方大吏,也该尽些社会责任。
没有经厉过饥荒的人是不能体会人饿肚子的感受的。李啸天以前搞传销,有时候真是连吃饭的钱也没有,他是深有体会。你就想去吧,如果人有一丝希望,怎么会出现易子而食的现象呢?
史书上曾记载,东汉末年,天灾人祸不断,曾出现饿殍千里的悲惨世界。李啸天不想这样的人间惨剧发生,他想力所能及地帮助那此贫苦的人们。李啸天根据后世的经验,要做好一件大事,
应该先进行试点,取得可行经验后,再全面推广,这样可最小范围地犯错误,也把新制度的破坏性,降到最低。于是李啸天就和田丰商议,先在太原郡试点,田丰也欣然同意。李啸天
这次要求,田丰做好义振局的事情,关于这次新政试点,他要亲自做。李啸天这样做,是有目的的。他要告诉他的下属们,他李啸天是有担当的。凡是风险大的,得罪人的,他来做,有名有利的
你们做,只要你们跟着我,我就会罩着你们。田丰就对李啸天非常感动。本来他认为这次新政虽能极大解决,并州的财政,可是那阻力也是难以想像的,自古以来就没有那个朝代施行这样的政策。
李啸天让他具体负责这一工作,说实话,心里真有些怵,可是下来后,李啸天竟要亲自抓这件事,而把名利双收的义振局交给他做。他就觉得这次真是跟对人了,这个主子有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