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病了,不再像颗钉子似的坐在炕西头嗡嗡的纺线了,她躺倒在炕头上的粗布被子里,不停的哼哼唧唧。
淑兰几天几夜都守在西屋,端屎倒尿伺候着婆婆。
小玲一直窝在奶奶屋不爱出来,雨旺在东屋神神秘秘的跟三三说:我告诉你,西屋大炕上都是好吃的,看不见小玲都不舍得出来。
三三不受雨旺的诱惑,西屋再有好吃的,她也不愿意进去。
每天中午给三三扎针的大夫还是按时来,还是需要家里人掐把着三三,直到三三哭闹的死去活来,才能把十个手指头都扎上,每当三三哭叫声传进西屋,奶奶会奇怪的发出很大的痛苦的哼哼声。
早晨,淑兰跟印堂商量:把姐接过来吧,我看妈的情况不好。
大姑姐中午就到了,几步就进了西屋,看见自己的妈已经骨瘦如柴,奄奄一息,爬上大炕,攥着老太太的手,哽咽着。
直到孩子们在各屋都睡着了,大人们也没有从西屋出来。
大姐因为长大的原因,已经不和父母一起睡,早就到别人家借宿了,爸妈不回来,东屋大炕上,就三三自己,酣睡在炕头上。
深夜,三三被叫醒了,竟然是雨思喊她。
雨思最不爱说话,总是阴着脸,可是又高又帅,大眼睛盯一下人就闪开,虽然雨思跟一家人一样,从没有跟三三发过脾气,但三三心里还是有点怕他,因为他绝没有雨文的率真,雨和的亲和,当然雨旺对家里任何人是没有威胁力的,雨旺是个出气筒。
三三,三三,三哥摇醒她。走,妈让你上奶奶屋去。
我不去,刚睁开眼睛的三三马上抗拒,三哥把三三拽起来,她扭了几下身子,拒绝着。
去吧,奶奶要死了,是奶奶要看你。雨思异乎寻常的好脾气。
雨思把三三卷在被子里,抱到西屋。
昏暗的灯光下,淑兰和大姑姐围着老太太坐在大炕上,印堂站在炕沿下老太太的枕头边,哥哥姐姐也都在。
淑兰从雨思手里接过三三,抱到老太太跟前,淑兰手上用劲,要三三坐在奶奶面前,三三死活不肯。
三三在淑兰怀里,头扭着,就是不看老太太。
三三听见奶奶叫她的名字,声音非常微弱,可是安静的屋子里***叫声仿佛很大很响,这是第一次,三三听见奶奶叫她。
大姑姐先哭出来:妈,这么多年,你心里喜欢孩子,你为啥不说?
淑兰也流了泪,三三慢慢的把脸转过来,眼睛飞速的瞥向老太太的脸。
老太太的脸比以前瘦小了很多,三三简直不能认出这个奶奶了,这张枯萎的脸躺在一个长长的圆圆的黑布枕头上,***眼睛,像屋里的灯光一样昏暗微弱,可是,三三却看清,这双眼睛正在看着她。
三三没有奶奶注视自己的记忆,这一次,是奶奶和三三的第一次,她没有闪躲,接受了和***对视,虽然只是极短的时间,三三就挪开了自己的眼睛。
叫一声吧,奶奶要死了。淑兰在三三耳边非常小声的说。
三三不语。
大姐过来跟三三悄悄说:三三,听话,就叫声奶奶吧,奶奶该咽气了。
三三把脸藏在妈的肩膀上,始终不语。
三三听见爸爸叫她,她回头,又看见奶奶看着自己,奶奶开始大口的出气,很艰难,很难受的样子,脸色在黑色枕头的映衬下,惨白瘆人。
奶奶好像再用眼睛告诉她的儿子和闺女她要说什么,姑姑和爸爸都把脑袋凑到奶奶嘴边去。
三三看见爸爸伸手去拿奶奶枕头那边的唯一有的半瓶桔子罐头,然后举着给奶奶看,***眼睛看着罐头,再看看三三,姑姑就接过罐头,拿了勺子舀了几个桔子瓣,送到三三的嘴边:三三,来,吃一口。
三三本能的拒绝了,扭过脸去。
淑兰说:奶奶喜欢三三,奶奶不舍得吃,给三三留的,三三吃一口,让奶奶高兴。三三还是不张嘴。
屋里的人都比三三更清楚奶奶也许马上就死了,都变得着急起来,三三因为被强迫哭叫起来,没有办法,淑兰把三三又递给雨思,雨思只好把三三送到东屋去,***眼睛一直追着三三,两滴眼泪流了下来。
印堂趴在老太太的耳边说:妈,我把罐头给三三送到东屋去。
在东屋,三三也坚决不吃,她不碰奶奶用过吃过的东西,罐头是奶奶吃过的,勺子是奶奶用过的。
一会西屋就传来了哭声,奶奶咽气了,小玲的哭声最响亮,最凄惨,西屋忙乱起来。
三三自己在东屋,好奇的把门帘挑开一条缝,看见外屋亮了灯,过没多久,就来了不少人。此时天已经蒙蒙亮了,三三趴窗台看着外面,鸡圈里的鸡已经摇摇晃晃的出来活动了,三三瞪着大眼睛看着它们,也因为第一次看见这样灰蒙蒙的就要亮起来的天空感到新奇。
外屋靠西墙搭上了门板,奶奶就躺在那个门板上,三三看见***头上还戴上了黑色的帽子,身上蒙着一块兰布,头顶那点着灯,摆着几盘点心和水果。
外面开始生火做饭了,不知是谁给三三送来了一个豆包,三三咬一口,她还从没有过这么早就吃饭的时候,但是豆包是白面做的,又很甜,她还是很快就一口一口把它吃掉了。